CNML格式】 【 】 【打 印】 
有誠意沒創意 馬英九講道理沒人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0 07:50:57  


  中評社台北2月10日電/馬英九昨天親上火線,侃侃而談兩岸經濟協議,他獨白時幾乎不必看稿,準備充分;“‘總統’報告”的架勢不錯,口號也比較貼近民眾的語言習慣,但記者會溝通效果仍有待觀察。

  聯合報指出,兩岸經濟協議不只是經濟議題,也是政治問題,不少民眾擔心大陸會以政治考量釋出經濟利益,刻意拉攏,未來台灣要付出的政治代價,可能不足以抵付經濟利得。對於這種疑懼,馬英九幾乎沒有說明,即使媒體追問,也只是重複“對等、尊嚴、互惠與比例原則”。

  對“立法院”設置兩岸小組,馬英九繞個彎表達反對,但他謹守“法律”與“制度”論述,並未在“政治”層面說服民眾。事實上“立法院”組織法規定,必要時得增設特種委員會,且法條解釋方式不只一種,馬英九說法,不但在野黨難以接受,藍營大概也不會人人埋單。

  民進黨質疑中國農產品開放問題,要馬保證的是“未來”,但馬英九只談“過去”與“現在”,朝野幾乎雞同鴨講;又如綠營要求“ECFA公投”,馬英九也避而不談,放棄交鋒,似乎綠營訴求完全不值得回應。

  不過,對於兩岸經濟協議內容,相關單位一直說不清楚,馬英九報告倒做了有系統的說明,這點值得肯定。尤其協議的弊害與衝擊,馬英九並未諱疾忌醫,主動談到政府的三大補救措施,讓人感受到誠意。

  馬英九雖然“誠意十足”,幕僚作業卻是“創意不足”,首度的“‘總統’報告”說理意味濃厚,似乎只跟知識分子對話,政府對於疑慮最深的農民、勞工與青年,得分別對症下藥,才能爭取到六成民眾支持。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