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南北差異 執政優勢兩樣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2 16:31:33  


  中評社台北10月12日電/選舉時,執政究竟是優勢?還是包袱?年底五都選舉,再次凸顯台灣南北差異的奇特現象,究竟這是源自於政黨的不同特性,還是候選人因素?實是個值得玩味的話題。

  聯合晚報特稿分析,新生高架弊端與花博爭議,影響台北市長郝龍斌選情,在選票板塊藍大於綠的台北市,對手蘇貞昌的民調支持度,甚至一度超越郝龍斌,對郝龍斌而言,執政不是優勢,而是包袱。

  反觀在南台灣的大高雄,儘管凡那比水淹高雄市,直接造成高雄市民生命財產的損失,但似乎無損高雄市長陳菊“躺著都能當選”的選情,在選票板塊綠大於藍的大高雄,陳菊的民調支持度,依然遙遙領先對手黃昭順與楊秋興。顯然對陳菊而言,執政的優勢程度大於包袱的影響。

  一樣是執政風暴,卻在台北市與高雄市形成截然不同的兩種選戰氛圍,候選人的個人特質,當然是形塑南北選戰文化差異的關鍵。對國民黨高層而言,在努力思索為何郝龍斌做得流汗,卻被選民嫌到流口水的同時,更應該檢討反省陳菊為何在水淹大高雄後,還可以躺著選?

  選戰開打至今,黃昭順的民調支持度,成長有限,明明黃昭順是經由黨內初選程序,脫穎而出,取得國民黨正式提名資格,但黃昭順的民調,卻始終無法反映國民黨在大高雄的選票板塊結構,甚至地方藍營人士挺楊秋興甚於黃昭順的風聲不斷。

  陳菊的強,對照黃昭順的弱,反映了藍軍在大高雄整合的無力。從上一屆高雄市長選舉,以及高雄縣“立委”選舉的得票數計算,國民黨在大高雄,絕對有一搏的機會,關鍵就在於“團結整合”,只是在大高雄地方政治人物或與候選人有私人恩怨,或是各有盤算下,整合始終是國民黨在選戰中不可承受之重。

  對國民黨和民進黨而言,大高雄的選舉與台北市的選舉,分別是“保三”與“搶三”的關鍵戰役。該贏的不能輸,居劣勢的必須全力拉近差距、甚至爭取翻盤,因為五都實是2012年大選的開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