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馬英九:血淚的歷史不能遺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5 13:26:10  


馬英九出席特展開幕,強調台灣與大陸的關係。(中評社 倪鴻祥攝)
 
  馬英九表示,出席紀念活動,令人心中百感交集,65年前的10月25日上午,日本投降後一個月,由日本總督安藤利吉遞交降書,今天上午會舉辦紀念活動,主要是希望能做到“侵略的錯誤可以原諒,血淚的歷史不能遺忘”。

  馬英九表示,抗戰8年,因為有322萬國軍犧牲,2千萬居民往生,才能光復台灣,當時日本是工業強國,中國是農業弱國,形勢非常危險,因為軍事委員長蔣介石當時號召全民抗戰,所以能在最後獲勝。

  他說,抗戰過程,蔣介石念茲在茲的就是台灣光復,不論是日記、或是國民黨臨時全代會,都強調要收復台灣,1941年12月9日政府對軸心國宣戰文,也提到1895年割讓台灣的馬關條約等條約全部無效。

  他指出,當年割讓消息傳出,全國人民譁然、激憤,台灣人民尤其強烈抵抗,日本花了5個月才弭平所有抵抗,當初日本曾表示比佔領遼東還困難。詩人丘逢甲曾寫一首離台詩,其中有句“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相信作夢也想不到,50年後又回到中國的懷抱。

  他希望,大家總結歷史的經驗外,能將學到的教訓轉換成建設台灣的力量,今天擴大舉行紀念,就是要大家能以台灣人為榮,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是“中華民國”的台灣,大家在這基礎上共同努力,為台灣的未來、“中華民國”的前途奮鬥,相信台灣人正直、善良、誠信、勤奮、進取、包容的核心價值,一定能把力量團結起來,開創黃金10年的局面。

  馬英九強調,台灣今天的建設,不但比過去更好,許多方面也都超越日本,最重要的不是只記得戰爭仇恨,而是能用和平成為主要力量,台灣與日本要改善關係,讓雙方人民能生活在和平繁榮的境界當中、台灣與大陸也是如此;“中華民國”未來要扮演的角色,是和平締造者,人道援助提供者,文化交流推動者與新科技與商機創造者,這是今天紀念戰爭凸出和平最主要的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