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兩岸關係進行磨合期與競合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03 21:49:48  


  中評社台北1月3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正當新年開始,兩岸關係展開新頁,雙方領導人的談話,卻似乎透露不同的訊息,顯見兩岸之間,似乎已經進入磨合與競合期,未來如何演變,頗值重視。 

  社評說,一月一日起,兩岸經濟協議(ECFA)貨品貿易早收清單正式上路,大陸總計給台灣五百五十七項貨品關稅優惠,分兩年三階段調降關稅至零;台灣給大陸早收清單共兩百六十七項;同時,陸客來台觀光人數配額,自一月一日起,也由每天的三千人次調整為四千人次;並預定從清明開始陸客自由行,預計今年來台陸客將衝破兩百萬人次,觀光外匯收入可望破千億。 

  然而,就在經貿與觀光交流加速開放之際,雙方的領導人在元旦的談話,卻似乎針鋒相對。馬英九強調兩岸之間不應該是政權之爭、統獨之爭、國際空間之爭,而應努力在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等價值上,彼此極力相互提升;他並認為大陸的人權發展,是測量與拉近兩岸距離的指標;而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則強調中共將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繼續交流推動兩岸交流合作,不斷造福兩岸同胞。 

  社評說,儘管馬英九與胡錦濤主席都表示要推動和解,進行合作;但人權發展顯然是觸及到大陸的敏感帶;而一國兩制又一直是台灣人民極力排斥的訴求,中共當局在近年來已經很少提及,為什麼在此時此地又舊調重彈?顯然值得探討。 

  概略分析,不外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先易後難、先經後政,固然是雙方共識,但大陸方面對台灣始終不願展開政治性談判感到焦慮與不耐。 

  第二、對於台灣“陸委會”所提出的七個“核心論”,特別是“台灣的前途應該由兩千三百萬人民作出民主自由的選擇”部份;大陸方面認為這與民進黨的基本主張有高度重疊,因而對台灣走向台獨或獨台的疑慮更為加深。 

  第三、五都選舉結果顯示,民進黨在二O一二年,不無勝選的可能,大陸方面希望在此之前,加速進行兩岸談判,造成“不可逆轉”的局勢,使得未來選舉無論結果如何,都無法輕易改變。 

  第四、為了安撫大陸內部鷹派的不滿,因而作出強硬姿態。 

  這些原因是否屬實,固然還很難確定,不過,從投資保障協定延宕、經合會難產、江陳會未來可能改為彈性舉行等事實看來,充分顯示兩岸之間最近的關係,確實出現微妙的變化。 

  社評說,我們認為,大陸方面希望“積累共識,創造條件”,儘速進行和平協議或政治談判的心態,誠然可以理解。然而,兩岸之間經貿交流固然如火如荼的進行,但若干政治結構性問題,諸如台灣政治地位、國際空間、安全顧慮與兩岸政治差距,至今依然無解,政治對話與協商的時機顯然並未成熟。事實上,連租稅協定與投資保障協定都因涉及主權而擱置,就可想而知,如果大陸再重彈“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恐怕後果更會適得其反。 
  
  社評說,總之,我們認為,雙方對兩岸關係基本目標和路線並未改變,但在心態與認知方面仍待磨合;同時,在攸關共同利益的部份逐漸達成協議之後,未來彼此堅持各自利益的項目只會越來越多,勢將進入既競爭又合作、既矛盾又統一、既有分歧又有共識的階段,雙方必須要以耐心與智慧來處理,切勿操之過急,以免欲速不達。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