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李登輝忽然正面評價宋楚瑜 討不到便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8 12:11:25  


  中評社香港7月18日電/李登輝為了阻止馬英九得以連任,出盡了吃奶的力氣。他繼叫喊“棄馬保台”的口號之後,昨日又公開聲稱,宋楚瑜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行政人才,“台灣沒有人比他好,做‘立委’實在太可惜,應該坐更大的位子”。

  新華澳報今天刊登富權的文章分析指出,“更大的位子”是甚麼?如果是以由“總統”任命(經過“立法院”行使同意權)而得的話,比相當於部長級的“立委”更大的位子,應是除了必須經由選舉途徑的“立法院長”以外的四個“院長”。但在目前的四個“院長”中,“司法院長”必須具有大法官資格,而宋楚瑜則並不具有此資格。現任的“考試院長”、“監察院長”都有任期保障,不可能換人。那,就是剩下“行政院長”了。

  “行政院長”確實曾經是較為適合宋楚瑜的位子。但一來時過境遷,宋楚瑜頭上的光環已逐漸褪色,且其當年的經驗和實踐也未必能適應今天的形勢變化;二來當年宋楚瑜在台灣省長任內所獲得的的政績,固然是他腳踏實地苦幹的成果,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金堆銀砌出來的,故而才有“炮打中央”、猛攻“財政部”,迫令“中央”向台灣省撥出更多財政經費之舉;三來更重要的是,馬英九需要的是既有能力,又能埋頭苦幹,不會功高震主的“行政院長”,其功能是補台、幫台,而不是“拆台”,而偏偏就是這一點,以宋楚瑜的實質能力和外露性格,既有可能會令“府院關係”難以暢順,因而不會獲得馬英九的任命。

  那麼,剩下來就只有經過選舉而得的位子。實際上,選舉確是選才舉賢的途徑,讓有能力的人通過選舉上台而施展其實力和能力。那麼,在選舉而得的比“立委”更高的位子是甚麼?按台灣地區目前靠選舉而得的位子看,縣市長、縣市議員的位階都比“立委”低,就只剩下一個“總統”了。也就是說,李登輝這番話是鼓勵和刺激宋楚瑜參選“總統”,分薄馬英九的選票,讓蔡英文得以“漁翁得利”當選,從然達到其“棄馬保台”的戰略意圖。也就是說,鼓勵和刺激宋楚瑜參選是“手段”,“棄馬保台”才是目的。

  李登輝說,“宋楚瑜是非常優秀的人才,台灣沒有人比他好,做‘立委’實在太可惜,應該坐更大的位子”。這番話說遲了足足十五年。其實,李登輝在十五年前,心裡就有了這個認知。而且偏偏就是心裡有此認知,才擔心宋楚瑜會功高震主,而且政治個性太強,難以駕馭,一旦上台就將會迅速改變自己的政治路線。因此,他採取了兩項重大措施來壓制宋楚瑜:其一是在一九九六年初的首次民選“總統”中,挑選了性情溫和的連戰為“副總統”候選人,表明了由連戰接任,自己可以在幕後聽政的方向。在二零零零年的“總統”選舉中,又不顧大多數泛藍選民要求“連宋配”的強烈呼籲,找了與連戰同樣性情溫和的蕭萬長作“副總統”候選人,這除了是要讓國民黨的正副“總統”都作其傀儡之外,就是要斷絕宋楚瑜的“總統”之路。其二是“廢省”,“廢省”不成則“凍省”,要讓宋楚瑜失去政治舞台,阻止其在二零零零年參選“總統”的後路。

  但宋楚瑜又豈能自甘受縛?在眼看李登輝的“關愛眼神”投射不到自己的身上之後,就決定脫黨自行參選“總統”。他的民意支持度一路飆升,高居榜首,眼看比“立委”更高的“總統”位子即將垂手可得。於是,李登輝又透過國民黨藉不分區“立委”楊吉雄之手,拋出了“興票案”,狠狠地打擊了宋楚瑜,並嚴重地挫低了宋楚瑜的民意支持度,使得宋楚瑜以微弱得票率差距與“總統”位子擦肩而過,失去為台灣民眾服務的機會。而這一切,都是李登輝攪的鬼,而今天李登輝卻還好意思為宋楚瑜“鳴冤叫屈”!

  為何在十五年前,李登輝千方百計要壓制宋楚瑜的政治前景?這除了宋楚瑜的能力讓李登輝產生“武大郎開店”的忌才心理之外,也與二零零四年的台灣省長選舉出現的“葉利欽效應”令李登輝頓生戒心密切相關。實際上,在這個首次進行的台灣省長選舉中,具有一個超越此次選舉本身的內涵,,那就是它是兩年後進行的第一屆民選“總統”大選的前哨戰。因為第一屆省長選舉和第一屆“總統”直選的選區相差甚微,台灣省比“中華民國”僅缺少屬“福建省”建制的金門、馬祖兩縣和台北、高雄兩市,面積只差不到百分之一,人口也只差百分之二十。因此,台灣省長選舉等於事實上的大半個“總統”選舉,選舉過程就是為“總統”選舉探路、摸底。而宋楚瑜參選台灣省長獲得當時有四百七十二萬多張選票,得票率為百分之五十六點二二。這與兩年後李登輝在“總統”選舉中,在台灣省範圍內獲得的四百八十九萬張選票,得票率為百分之五十六點七六,僅差那麼一點點,因而被稱為“葉利欽效應”。正因為如此,在一九九六年的“總統”大選中,宋楚瑜擔心李登輝在台灣省範圍內所得選票不如自己在省長選舉中的成績,就出盡了吃奶的力氣為李登輝拉票。但也正因為是“葉利欽效應”已經顯現,而促使李登輝在“總統”選舉的當年底就決定要“廢省”。

  因此,李登輝昨天的“宋楚瑜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行政人才,台灣沒有人比他好,做‘立委’實在太可惜,應該坐更大的位子”之說,是極為虛偽之詞。如果他果真認為宋楚瑜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行政人才,就不應在一九九六年“凍省”,也不應在二零零零年阻撓“連宋配”,即使是仍然堅持由連戰做“總統”候選人,也應由宋楚瑜來做“副總統”候選人。

  但是,李登輝現在這麼說,又卻是與歷史相悖了。在二零零六年三月,宋楚瑜參加台北市長選舉,僅獲五萬六千張選票,得票率不足百分之四點二。這與他於二零零零年“總統”選票中,在台北市獲六十三萬多張選票,得票率百分之三十九點七九相比,真是天淵之別。

  由此可見,今日的宋楚瑜,已是英雄遲暮。何況,“總統”和“立委”合併選舉,也讓宋楚瑜難有插足“總統”大選的空間。正因為如此,親民黨出身的邱毅,才會說宋楚瑜不會參加“總統”選舉。相反,正因為馬英九提前公開與宋楚瑜決裂,反而可能讓曾經猶豫不決的那部分藍軍選民作出投票抉擇,為了阻擋民進黨再次肆虐台灣,而實行“棄宋保馬”。四年前台北市長選舉宋楚瑜的慘敗,就是範例。

  因此,李登輝“宋楚瑜應該坐更大的位子”之說,雖然奸詐,但將討不到任何便宜。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