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大校園裡頗負盛名的傅鐘。(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他指出,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訪問大陸時提出“一國兩區”,這個議題並不是新的,以前就有人提過,此時提出來,從某個角度來講,可能是馬英九想對兩岸的政治定位,丟出一個議題來作為一種試探性的對話,看看大陸的反應、台灣的反對黨或一般的反應如何,作為觀察未來4年內想在政治性議題上嘗試做一些事情的可能性有多高。畢竟兩岸政治性的議題不容規避,加上馬英九又想在歷史留名的話,只靠經濟議題是不夠的。
他說,雖然大陸暫時沒有回應“一國兩區”,台灣有很多不以為然的聲音;但關鍵在於:一是台灣內部朝野之間需要一個基本的共識;二是兩岸之間要透過一些不是一軌海基、海協兩會,而是透過二軌或三軌來做一些意見的交換。有人提議“授意不授權”,就是透過二軌,是指可能是一種意象,然後看各方面反應,也就是主政者的想法透過這個管道看對方的看法。如果是三軌,就不叫授意了,因為那是無所不談、從中尋找到一些可能性。
他表示,台灣需要一套兩岸政治定位的論述,既能符合台灣的“國情”、也能兼顧大陸的立場;有其可行性;不會讓台灣被矮化、又能符合政治現實,這需要更細膩的去思考這個問題;所以台灣內部共識,包括朝野,政府與台灣人民,兩岸的一些共識,都需要花相當的時間。
他指出,有人提議成立有法源依據的“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藉此凝聚朝野共識,但這個機制最重要的是功能而不是名稱,是朝野互動的一種平台;並且只是多元化的各自表述,就算達到某些共同點,也僅供政府決策參考,沒有拘束力,或許民進黨就會有參加的意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