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馬英九:閩南文化台灣發揚 形成海上中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8 12:43:59  


馬英九向遠自日本神戶趕回參加2012世界閩南文化節的兩位長者致意。(中評社 趙家麟攝)
  中評社台南4月28日電(記者 趙家麟)2012世界閩南文化節28日上午在台南成功大學開幕。馬英九以閩南語開場白,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表示歡迎之意。他說,閩學是河洛的延續,在台灣發揚,形成海上中華,這是60年來台灣在閩南文化得到進一步發揮,與民主自由開放的思想結合起來,相信將來綻放的花朵更燦爛。

  馬英九以閩南語開場白表示,台灣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他來自艋舺(今台北萬華),是艋舺長大的囝仔,一位來自艋舺的“總統”,來到台南府城參加2012世界閩南文化節,很榮幸,也很高興。

  馬英九表示,全球六千多種語言,使用閩南語有4600萬人,在全球使用人口超過100萬人的有230多種語言,閩南話可排入前30名。福建台灣、東南亞、日韓、歐美等地,都有人在使用閩南話,可以說閩南文化淵源流長,來自河洛,航向四方。

  他說,今年首度聚集學者探討閩南文化的內涵與影響,具有重大意義。閩南文化往南延伸,對東南亞等地有重大影響。西方到東方來,除了殖民之外,對各種資源有興趣,但閩南人到東南亞等地,懷抱的是進取而非撂奪,是開放而不是軟弱。

  鄭成功建立強大海上艦隊,從荷蘭手上奪回台灣。但往東南亞經商的閩南人,不是靠船堅砲利,靠的是經營航海的能力。閩南人向外發展,把中華帶到了所有能到的地方,最精彩的是“開放的理念,進取的態度,和平的精神。”進取而不撂奪,正是王道精神最好的寫照。

  馬英九說,閩學就是河洛的延續,在台灣發揚,形成海上中華,各地研閩南文化,除了研究其脈絡,也能進一步發揚光大。這是60年來,閩南文化又得到進一步發揮,與民主自由開放的思想結合起來,相信將來綻放的花朵更燦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