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藍綠都嗆馬英九如何留下歷史地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5 15:04:20  


  中評社香港7月5日電/新華澳報今天刊登富權的文章指出,馬英九的民調滿意度本來就已經是只能以“慘不忍睹”來形容,而在林益世貪賄案被揭發後,更是跌至百分之十五的歷史新低,與陳水扁卸任時的百分之十三相比,已是一對“難兄難弟”,凸顯了不但是泛綠民眾反對他,就連泛藍民眾也不滿意他。也正是在馬英九處於“藍綠不討好”尷尬處境之際,昨日統派團體也“跳”將出來,強烈批評馬政府在歷史教科書問題上,已經墮落到不敢面對歷史的地步。看來,一心要做“全民總統”,並為自己留下“歷史地位”的馬英九,將會是難以如償以願了。

  實際上,馬英九在其第一個“總統”任期開始時,對自己能夠當上“全民總統”,是抱有強烈的企圖心的;而他在其第二個“總統”任期即將開始時,又公開宣稱要為自己留下“歷史地位”。由此,但他四年前以狂勝二百二十一萬多票的姿態當選第十二任“總統”之時,他的眼睛就緊緊地盯住了其對手謝長廷所獲得的五百四十四萬多票,希望在自己的第一個“總統”任內,將這部分民意爭取過來;以利於自己在四年後爭取連任時,也能把這五百多萬票都收歸囊下;以做一位“全民總統”。因此,他在組閣時,就刻意討好泛綠選民,尤其是幾位被視為能對泛綠選民發揮較大影響力的“政壇巨人”,從而做出了一系列“親綠遠藍”的動作,包括委任前任台聯黨不分區“立委”的賴幸媛出任“陸委會主委”,以作為牽制熱衷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連戰、吳伯雄等前輩的“緩沖器”,及阻滯海峽兩會協商走得太快的“剎車碟”。

  然而,馬英九此舉,不但討好不了泛綠選民,而且更嚴重的傷害了泛藍選民的心,令到他們心灰意冷。此後國民黨在一系列的地方型補選中輸選,原因固然很多很複雜,但馬英九的刻意討好泛綠選民的作為,則是重要因素之一,使得深藍選民以“含淚不投票”來表達抗議情緒。而這種情形後來更是反映到第十三任“總統”選戰之上。本來,馬英九吃盡了陳水扁貪腐案和兩岸關係發展的這兩項“紅利”,又掌握有行政資源,並佔有連任優勢,可以選得很輕鬆。但卻被一個參加民進黨才幾年,與他同質性甚高的女流蔡英文緊追不捨,甚至還幾度陷入危機。最後如果不是有幾十萬大陸台商返台投票,及幾位大企業主在最後階段挺身站台,或許說不定就象法國總統選舉那樣,發生現任者落馬的意外。

  其實,即使是如此,也已暴露了馬英九“不受歡迎”的危機。因為那幾位大企業主站出來力挺的,是“九二共識”,而不是馬英九本人。儘管馬英九與“九二共識”之間確實是可以劃上等號,但“九二共識”並非是馬英九一人的專利,若說更能精準地詮釋並充分地執行“九二共識”的,應是另有其人,如連戰、吳伯雄等。應當說,這些大企業主是顧全大局,放下了對馬英九個人並不太滿意的心情,以“挑選一個相對不那麼爛的蘋果”的心態,不能讓因為拒絕承認“九二共識”而將會令兩岸關係逆轉的民進黨人再次上台。也就是說,泛藍陣營推出任何一位候選人,只要是沒有呈現“鷸蚌相爭”之態,哪那伯是宋楚瑜或連勝文,他們都將會是同樣力挺的。

  文章認為,這就是馬英九的危機所在。但他仍卻是自我感覺良好,雖然立下了爭取“歷史地位”的雄心壯志,卻沒有作出任何可以為他建立“歷史地位”的動作,甚至是反其道而行之。繼續地小圈子決策,繼續地脫離民意,繼續地忌賢妒能,只顧自己的清廉自愛,以致是“水至清則無魚”。從“美牛”案受挫,到油電雙漲引致怨聲載道,再到復徵證所稅進退失據,就可知他的管治威信已大受損傷。

  但是,馬英九仍是繼續地自我陶醉。他手中賴以最後護身並致勝的兩把“刀子”——兩岸關係和清廉,都沒有好好地珍惜並繼續發揮作用,相反還要將之丟棄,或是任由其生鏽。實際上,他在“五二零”講話中,沒有再提“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只是強調“國際活動空間”,這與四年前“五二零”講話將“推動簽署兩岸和平協議”與“擴大台灣國際活動空間”相提並論,以至是置於同一句話之內,沒有任何分隔,形成了鮮明對比,顯得大為退步。由此,馬政府一看到“政治對話”的內容,就神經緊繃,擔心將會打破自己“先經後政”的部署,因而就罕見地發生了“陸委會”拒絕大陸海協副會長王在希等人入境參加研討會的怪事。

  另一把“刀子”廉潔,也因馬英九的愛將林益世的涉貪,及他被揭露出來的“少年得志,語無倫次”囂張態度,而宣告“生鏽”,令到馬英九的滿意度只剩下百分之十五,與陳水扁相差無幾;而有七成民眾不滿意他的表現,也是歷年最高。而這個民調還是被視為“深藍”的“TVBS”所做的,就更令馬英九臉上無光了。

  對此,民進黨固然是見獵心喜,輪番上陣猛烈炮轟,並乘機挑撥正對“二零一六”呈現企圖心的王金平與馬政府的關係。也正在此時,一直就對馬英九不滿意的“統派”團體,終於也對馬英九“嗆聲”了。昨日,由許歷農擔任主席的“中華民國”人民政治團體聯合會議”在台北舉行會議,第二度針對當前國是問題通過“決議文”,向馬英九“嗆聲”,強烈批評馬政府對“國家定位”的大是大非模糊以對,在面對“台獨”勢力刻意在歷史教科書中抹去、歪曲真實的“中華民國”歷史時,不僅不全力全心導正,反而墮落到不敢面對,甚至是附和。“決議文”還警告,如果馬政府仍繼續對“國家定位”的立場模糊,對“國家走向”不做更明確的宣示,只有淪為“統一無膽、民主無能、進退兩難、坐以待斃”的絕境。

  其實,深藍對馬英九不滿的,又何止是歷史教科書問題?還有更多的不滿情緒埋藏在心頭。比如,曾導致連美國也高度關切的陳水扁“廢統”事件,馬英九是有份參與擬制《國統綱領》及“國統會”《關於一個中國涵義》等重要文件的幕僚作業的。本來,按照“敵反我取”的原則,馬英九上台後,就應設法將之恢復。但他在國民黨實力最強,擁有“立法院”四分之三的絕對優勢之時,都不願就此進行不亂反正。現在即使是他有心要恢復《國統綱領》及“國統會”《關於一個中國涵義》等重要文件,就將會更為困難了。何況,他的本意就是沒有此意願。這也就難怪,“統派”對他的怨氣就會那麼大了。

  文章最後說,看來除了少數“馬家軍”成員之外,馬英九已遭到藍綠兩陣營的嫌棄,顯得十分孤立,“煢煢孑立,形影相弔”了。在此情況下,國民黨要打贏“七合一”、“立委”選戰,以至是“二零一六”的政權保衛戰,將會十分困難。屆時,一個不但是敵人反對,而且連自己陣營的人也不滿意的人,還能做些甚麼?如何留下“歷史地位”?只有天知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