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台北會談:兩岸學者認同應建有效機制促互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4 00:27:46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郭震遠。(中評社 倪鴻祥攝)
 
  謝大寧表示,兩岸狀態的描述第一個有意義的改變,其實是台灣90年代出現的國統綱領,很技巧的把分裂改換成分治,但分治的固定化出現獨台或台獨的觀點;北京提出兩岸尚未統一的概念,但真正的思核心思想應為統合論,這其中有三個構思,一是兩岸尚未統的狀態下,必需尊重分治的現況;二是在兩岸邁向統一的進程中,需要有一段逐漸拉近彼此距離的過程;三是兩岸需要有某種機制來引導兩岸的整合。

  張文生認為,兩岸雙方應對一個中國框架形成穩定的政治認同;雙方應當在社會文化層面為共同的政治認同營造有利氛圍;雙方應建立長期的、穩定的、有效的溝通機制;雙方應及時化解不利於認同與互信的障礙;雙方應促進兩岸民間社會泛的人員交流。

  郭承天表示,西方國家主權的模式並不適用於兩岸,兩岸或可參考分享部分主權的模式;兩岸政治對話實務上的問題,需要合情合理的安排;學者們要發掘問題、解決問題,而非製造問題,台灣大部分的百姓都不希望閉門造車的會談方式,對於台灣的民眾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逐年下降,更顯示出類似“台北會談”的會議愈來愈重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