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趙少康:請馬英九勿封凱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1 08:17:13


  中評社台北2月21日電/政論家趙少康今天在台灣蘋果日報撰文說,馬英九應該否決夜間封閉凱道的建議。剛聽到要封閉凱道的消息時,著實嚇了一跳,只因為張德正凌晨衝撞“總統府”,就要把路封死,令人有因噎廢食的感覺,“中央政府”遷台65年,從兩蔣一路下來,“總統府”前面的路不管叫介壽路還是凱達格蘭大道,不管是戒嚴時期還是解嚴之後,除了有群眾集會,從來都沒有封死過,何必在此時為了一個張德正衝撞案冒天下之大不韙把路封死呢?

  夜間禁行成效不大

  文章指出,正副“總統”的安全當然重要,“總統府”的維安部署根本上應以保衛“總統”的生命安全為主,必須做到滴水不漏、防患未然,論者有以美國白宮、英國王宮或日本皇宮為例,謂其防衛如何森嚴,台“總統府”亦應比照雲雲,殊不知美國總統全家是住在白宮裡面的,英國王室及日本皇室也是,而台“總統府”只是正副“總統”及工作人員上班的辦公場所,並非他們居住的地方,試問馬英九就算辛苦極了,他過去近六年有幾個晚上是在“總統府”過夜的?既然絕大部分日子從晚上十點到清晨六點馬英九都不在“總統府”,這個時段把路封死有什麼意義呢?既保護不了馬英九,又影響馬英九的形象,好像繼張德正之後,一大票人都等著開車衝撞“總統府”,而且都能夠成功衝上去似的,沒有信心及退縮到這種地步,實在讓人歎息。 

  就算不封路,也有很多防止車輛衝撞“總統府”的方法,“總統府”的縱深雖不深,但與重慶南路間有一定的距離,其間有一大片空地,“總統府”可以找工程師設計可升降的阻擋樁柱,平常降下,緊急時或夜間升起,可安裝在“總統府”正門階梯前及進出大門的車道兩邊,至於需要幾排阻擋樁柱,每排幾根,每根粗細高度,使用何種材質,都可以請力學專家和材料工程師計算,估算時做最壞的假定,如連續三部大卡車以時速一百公里衝撞,需何種設施阻擋,這其實不是很難的計算,理論上大三大四修過應用力學和材料力學的程度都可算得出來。 

  表揚憲兵掩蓋缺失

  上次張德正衝撞“總統府”事件,企圖大事化小,還表揚一個憲兵轉移焦點,事實上一環扣一環,很多環節都鬆了,大卡車為何能開進來?維安單位事前有沒有沙盤推演預想到有這種方式攻擊?

  當時大官們都在推卸責任,只有馬英九出訪回來時講的最好,他說這表示“政府要檢討”,這就是一種胸襟氣度,“國安”人員固然有他們的考慮,最好馬英九哪裡也別去,什麼手也別握,辦公及住家四周道路都封死,不是最安全嗎?但馬英九這時應該站出來說:“謝謝你們好意,我決定還是不要封路!”以展現他的信心和積極進取的態度。

  前晚馬英九為封不封路和郝龍斌市長談了90分鐘,“總統府”發新聞稿說:馬英九沒有一定要怎樣,態度是開放的。期待馬英九做不封路的決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