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會中常委與黨務主管專心聽講。(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他表示,他在15年前就透過報紙呼籲,擴充的迷思會阻礙未來的發展,當時就該注意“階級的複製”因為擴張的結果永遠是造福家境好的人。還有誰在改革當中得到好處?不只是教育的改革,社會的改革,改革過後都要問誰才是改革後真正的獲利者,這樣對改革才會有遠見的思考。
他指出,1990年大專學生共約58萬、2001年共約109萬,2012年共約135萬,可以注意到前面10年的增加算合理,後面10年的增加不太合理,因為學習人口數已經明顯下降,所以大學過多,產業界不能配合,那整個產業界需要那麼多的分工,卻因為大學生過於集中,沒有辦法適應全球產業化的發展,現在看到很多缺工,但很多人不願去工作。
他說,從大學的主修快速的改變恐怕更是奇蹟。以社會科學來講,1991年有7萬6673人到2001年的39萬8560人,增加了5倍,從2001年到2012年的50萬8142人,等於繼續成長。
他表示,可是唸自然學科、科技的,從1991年的35萬5674人到2001年61萬1793人,只增加1倍,2012年有60萬2002人,從2001年到2012年少了1萬多人,唸社會科學不是不好,但成長過速,整個比例不斷加大,社會科學與理工科最大的差別是專業不是那麼明確,而且社會科學是從老師們的身上學到批判的精神,所以到處指點江山一點都不意外,這些社會科學畢業之後3年在台灣確實不容易找到適合的工作。
他指出,如果請“勞動部”去研究就知道,唸理工科的這一年來平均薪資是上漲的,卻因為社會科學的人過多,不易找到適合工作,但這不是學的的錯呀,是因為大學擴張過程中,社會科學成本較低廉,所以就會大量增設社會科學,讓一些原本不需要進大學的,看到鄰居都進大學也只好進大學,這有可能會讓大學薪資整個被拉下來,這已成為事實而且人愈來愈多。
薛承泰建議,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卻應該讓畢業生有就業能力,所以可以進行在職訓練,這可稱為“追星計劃”,也可視為追求薪水,就是幫年輕人追薪,幫大學轉型,因為如果投入在職訓練,有些大學招不到學生可以挪出一些空間來做這事,可以舒解大學招不到學生的窘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