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宗海(左)、馬英九。(中評社 倪鴻祥攝) |
白中琫論文以“孫山形象之形塑與轉變—1949年至1995年”為題,指在這段時間的雙十節文告中,孫中山象徵“國民革命領導者”與“中華民國”創建者”、“國家制度設計者”;孫中山三民主義的理想在台灣落實;台灣的建設都是三民主義的具體實踐,台灣也成為“三民主義的模範省”,雖寡卻繁榮進步。
唐玉禮以“民族主義的工具性與價值理性—從孫中山談起”為題,從韋伯的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來剖析,並孫中山領導的民族革命及釣魚台列嶼2012年在中日之間發生主權爭議事件為例,認為中國大陸社會的激烈抗議表現是民族情緒發抒,呈現的是工具性高多於價值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