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基金會今天上午舉行“馬習會三週年政策研討會”,上午第一場討論從兩岸政治層面談起。(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他指出,過去幾十年來,兩岸各自提出許多倡議,但這有些跳躍性的思考,對兩岸關係未必是好的,必需制度性凍結衝突,然後循序漸進尋求共識,接下來的倡議才有理性的基礎,否則非常多的倡議都變成“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有時倡議是很珍貴的,但被破梗後要再提出的機會不大;所以兩岸現在應從制度性結凍衝突做起,然後循序漸進尋求共識。
他認為,未來兩岸即使重開高峰會,可能只會是“韓國式”的兩岸韓高峰會,就是金大中、盧武鉉到現在的文在寅,這一脈上來就開高峰會,另一方上來就不開高峰會,這樣實在沒意思,所以希望能促進建立信心、制度性的高峰會。如果只是把黨對黨的高峰會談升格為政府對政府的論壇沒有意義,因為台灣的政黨總會輪替,這就變成兩個台灣面對一個大陸的問題,台灣的民主正是兩岸關係的一大麻煩。
他說,藍綠之間要先建立信心,但藍綠各提兩岸共識,永遠各說各話,所以藍綠沒共識下,兩岸如何達成共識?因此這都是挑戰,但又不能繞過,大家都知道民進黨上台兩岸關係不會好,所以現在討論未來兩岸關係,最急迫的是要先尋求台灣內部社會和解、兩岸和解,但兩岸關係又不可能等到藍綠和解,因此若想化解當前兩岸關係,最好降低政黨色彩。
蔡東杰表示,國共論壇其實對兩岸關係貢獻良多,但掛上國共兩字就有原罪,因此最好做到中立、非政黨化;而青年交流是兩岸的未來,但不會憑空而降,所以鼓勵兩岸青年人共創現在的機遇,讓兩岸年輕人帶領邁向兩岸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