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黃肇松率領中國時報採訪團在1990年9月24日採訪楊尚昆主席 |
黃肇松說:當時大概有100多位中外記者,幾乎所有駐台的外媒,包括美國聯合通訊社(AP)、合眾國際社(UP)、路透通訊社(Reuters)、法國新聞社(AFP)、英國的BBC、日本讀賣新聞、朝日新聞等等都前來採訪。當時所有中外記者都圍繞著郭偉峰與范麗青兩人搶著問問題,我還記得從機場入口處到海關,大概500、600公尺的路,走了起碼花1小時以上,而且媒體為了搶鏡頭,還為了位置發生爭吵、推擠。這種情形當然可以理解,因為從1949年到1991年,42年來兩岸記者在台灣第一次接觸,而且記者有資訊傳播的代表性,大家都想問郭偉峰與范麗青很多問題。
黃肇松告訴中評社:郭偉峰跟范麗青都是新聞沙場的健將,也都是負責兩岸事務的資深記者,所以面對提問時對答如流,此事當時不但在台灣造成轟動,他們的報道也受到大陸各界重視,所以曾經有傳聞,大陸國家主席楊尚昆說“這兩個娃兒表現很不錯”,大陸領導高層對大陸記者第一次訪台是高度重視的。
黃肇松表示:當然,他們在台採訪過程,《中國時報》各地的記者都有幫忙,甚至協助發稿等等,這些都由俞雨霖負責的大陸新聞中心負責,“閩獅漁號”事件最後得到了順利解決,同時也開啟了兩岸新聞雙向交流的歷史大門,之後大陸團體訪台就很多很多了,可說開了門就更順暢了。以前,大陸的新聞朋友總認為兩岸新聞交流是在一種不平衡的狀況,因為在郭偉峰、范麗青來台採訪前,台灣的媒體到大陸採訪已有2千人次,但大陸媒體沒人到台灣採訪。雖然大陸媒體來台採訪的時間比較晚,但終於走出了第一步。
採訪楊尚昆主席的感受:兩岸的事情不需要外人傳話
中評社問:兩岸雙向新聞交流已經30年,這30年來兩岸關係起起伏伏,新聞交流也是起起伏伏。肇公可以說親歷了兩岸交流的主要過程,有什麼特別值得回憶的事和個人的體會?
黃肇松表示:兩岸新聞雙向交流這30年來,我不只是觀察者,也是參與者,我先談談個人的體驗與體會,也就是郭偉峰、范麗青兩來台採訪前與採訪後兩岸新聞交流開拓的情形。
黃肇松指出:從邀請郭偉峰、范麗青來台採訪之前一年不到,也就是1990年9月22日北京舉辦亞運會,是中國大陸進入奧運會後第一次承辦亞洲區以上的世界級運動會,台灣則是1980年以“中華台北”名義重返奧委會後第一次參加如此大規模的國際賽事,當時《中國時報》派出40幾人的採訪團到北京採訪,余紀忠要我親自率團坐陣,這也是我第一次去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