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在新選舉制之下 推動香港未來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1-12-13 10:08:49


  中評社北京12月13日電/網評:在新選舉制之下 推動香港未來發展

  來源:大公報  作者:張仁良

  作為金融學教授,我們明白政治穩定是經濟持續繁榮的基礎。但這並不代表投資者就會因此避走政治局勢動蕩的國家,因為高風險往往也伴隨著高收益,他們可從中獲取更高的投資回報率。發展經濟學中也常探討不同政治制度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我們撇開細節不談,單單比較過去數十年“亞洲四小龍”—— 香港、韓國、新加坡和台灣的經濟發展,就不難得出一些看法。

  若將香港特區的“國民生產總值”(GDP)與中國內地的進行比較:在1997年,香港特區的GDP占國家的20%,但到了2020年,這個百分比已降至不到3%。這組數字反映出兩點,其一,內地的經濟起點基數相對較低;其二,內地的經濟增長速度在過去二十年間遠遠高於香港特區。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投資者充當了內地市場的拓荒人,在內地的市場改革進程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當時的香港扮演著連結中國內地與世界各地的“中間人”角色,是外資進入內地的主要途經地,為中國內地輸送了大規模的技術及知識轉移。隨後,國家逐步向世界開放,外資可直接進入內地,不需再經香港。香港“中間人”的角色定位亦因此逐漸減弱。

  “中間人”角色的重要性降低以及經濟的總量占比減少,這是否意味著香港已失去其對於中國的價值?這話題一直引起公眾熱烈的討論,尤其是在2019年的社會動蕩後,香港在國際媒體筆下變成“戰區”,聲譽受到不少影響。所幸的是,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香港上升至第三位,僅次於紐約和倫敦,可見其國際形象雖受到影響,但影響算不上十分嚴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