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烏戰爭第二週 郭育仁八點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22-03-11 00:21:24


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辦“俄烏變局下的台海情勢”座談會。(中評社 倪鴻祥攝)
 
  第五,對歐盟、烏克蘭而言,這場戰爭是一個警鐘“Wake up call”,讓歐洲國家變得更團結,保衛民主決心更高,也在呼應美國在過去20年間一直不斷對歐盟與北約呼籲,希望北約各國可以負責更多的安全責任,讓歐洲國家了解,歐陸爆發戰爭對他們的影響太大。

  第六,看得出這次國際社會和民主國家的團結,當全球的“公民社會”在形成的過程,隨著高科技的傳播,對於這種完全師出無名的侵略行為,國際社會接受的程度是愈來愈低,制裁也不只是以美歐國家為主的經濟制裁而已,幾乎是全面性的制裁,令俄國感到意外。

  第七,俄烏兩國都願意談判。其實2019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是烏東出身的猶太人,母語是俄語,他原始的主張是極端排斥烏克蘭主義或極端的親俄主義,他還是喜劇演員時常訕笑這兩種極端,他與烏國前任總統最大的不同在於,他認為要用談判的方式和俄羅斯解決領土與主權的問題,換言之,戰爭爆發到現在,10日已舉行第四次談判,證明澤倫斯基並沒有減少想用談判解決問題的意願。

  郭育仁說,普丁也是希望談判,所以之前會推論速戰速決並普丁原始的用兵目的。

  第八,俄烏兩國對中國都太重要了,因為中國是烏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最大的債權國、最大的金主投資者,烏克蘭也是中國外交上進歐洲的門戶;2011年中烏簽署戰略夥伴協議、2017年烏克蘭加入一帶一路協議,2018年中美貿易戰後,烏克蘭變成提供糧食與能源來源的重要國家,2020年澤倫斯基執政,仍與中國簽了許多具體合作項目,包含在黑海港口的基礎建設等,因此中國的角色非常尷尬,但也同時擁有戰略的機運。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