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人民幣儲備貨幣地位提升彰顯經濟實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4-09 21:26:22


  中評社北京4月9日電/據新華社報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發布的“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數據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人民幣在COFER中占比創五年以來新高。觀察人士認為,人民幣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折射出中國經濟在國際社會贏得更多“信任票”。

  經濟韌實力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支撐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結構和區域布局持續優化、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發展成績世界矚目,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強大支撐。

  去年,中國經濟增速達8.1%,經濟總量達114.4萬億元。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表示,儘管面臨需求收縮等壓力,中國經濟在全球範圍內表現仍非常亮眼,人民幣國際化極具發展潛力。

  印度尼西亞智庫亞洲創新研究中心主席、印尼東盟南洋基金會主席班邦·蘇爾約諾表示,中國經濟前景光明,人民幣在國際化道路上會實現更大跨越。

  倫敦國王學院中國研究所中國經濟學副教授柯陽(英文名揚·克內裡希)表示,近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隨著中國經濟的全球重要性持續上升以及中國國際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人民幣的重要性也將繼續提升。

  國際經貿合作加深擴大人民幣適用範圍

  隨著中國不斷融入世界,連續數年成為多個國家重要的貿易夥伴,越來越多國家將人民幣納入其外匯儲備。

  2021年,中國同湄公河五國貿易額近400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3%。泰國開泰銀行高級副總裁蔡偉才認為,隨著中國在國際貿易體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更多國家把人民幣納入其外匯儲備,以避免不必要的外匯風險。

  中國已連續12年穩居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2021年中非雙邊貿易總額達2543億美元,同比增長35.3%。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漢弗萊·莫西指出,在中非合作論壇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大多數非洲國家將與中國開展更大規模貿易,也將更多使用人民幣開展業務。

  津巴布韋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說,目前中國已與多個非洲國家簽署了本幣互換協議,未來人民幣必將在中非經貿合作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匯率穩定抗風險能力強增加人民幣吸引力

  近年來,人民幣匯率抗風險能力繼續增強,在疫情衝擊、地緣政治衝突等風險因素下,人民幣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不僅對穩定金融市場發揮重要作用,也增強了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

  阿根廷拉努斯國立大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古斯塔沃·吉拉多表示,在當前國際形勢充滿不確定因素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發展具有持續性和穩定性,因此人民幣的國際接受度也越來越高,成為規避風險的重要選擇。

  巴西瓦加斯基金會金融專家夏華聲認為,中國是巴西最大貿易夥伴,從外匯儲備多元化和分散金融風險的角度來說,穩步增加人民幣外匯儲備是一項務實舉措。

  沙特研究中國問題的經濟學家默罕默德·埃爾森認為,人民幣資產總量大、涉及行業面廣泛,配置人民幣資產有利於提高投資組合收益率,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系統性風險。

  智利瓦爾帕萊索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利薩爾多·戈麥斯認為,在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下,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能力不斷增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