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中評社 倪鴻祥攝) |
左正東告訴中評社,在特朗普以前,美國總統描述美國的“一中政策”時,都是先提中美三公報(上海公報、中美建交公報、八一七公報)然後是“台灣關係法”;特朗普時代因為和中國的互動沒有那麼多,所以與中國談“一中政策”的機會也就不多,大家的印象不是那麼深刻,但特朗普提美國的“一中政策”,除了依序提三公報、“台灣關係法”,後面把“六項保證”放進來了。現在拜登提“一中政策”,會先提“台灣關係法”,其次是三公報,再來才是六項保證。
左正東表示,這代表的是拜登還是有表現對台灣非常大的支持,而且對於特朗普時期的一些做法,拜登還是有延續下來,包括不定期派代表團來台,在公開場合表達挺台的態度,以及談到美國的“一中政策”時,都會加上對台六項保證,因此拜登與特朗普的講話雖然各有不同、各有重點,但整體而言,2人對支持台灣的態度都非常鮮明。
左正東指出,美國現在對台的支持,也可以從二件事觀察得知,一是日前美國參議員葛理漢(Lindsey Graham, R-SC)等6人訪台,這是因為參議院目前正在審查涉台法案,特別是有關加快向台灣運交關鍵武器程序的“台灣武器出口法案”。
左正東說,不過,這只是美國國會的態度,與美國行政部門的表態不能等量其觀,因為國會通過的法案要如何執行是在於行政部門的決定,行政部門有很大的裁量空間,所以美國行政部門對台的態度才是關鍵,也更值得台灣去觀察。
左正東表示,第二,因為在俄烏戰爭期間,很多人覺得美國沒有出兵協助烏克蘭,而且美國的印太經濟架構,台灣的角色還很模糊,所以美國必需抬高一些對台的支持度。
左正東指出,俄烏戰爭剛爆發初期,拜登在3月1日派代表團訪問台灣,當時是由美國退役海軍上將、曾在前總統布什和奧巴馬任內擔任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的穆倫(Mike Mullen)率團,這個訪問團就是行政部門的安排來台的,意義自然與美國國會議員自行率團訪台的意義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