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雙英辯顯出民進黨恐共與“鎖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8 10:00:08  


民進黨以保護弱勢產業與勞工而藉口,所採取的“鎖國”心態,只會戕害台灣的未來經貿發展。
  中評社台北4月28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社評指出,眾所矚目的“雙英辯論”(馬英九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於4月25日下午2時至4時30分舉行,朝野政黨透過辯論,讓民眾可以清楚了解雙方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相關論述。我們非常樂見朝野政黨對重大公共政策展開良性互動,畢竟辯論總比在“國會”殿堂打架好。 

  社評說,在申論、交叉詰問與結論的過程中,蔡主席一再強調兩岸簽署ECFA後,開放台灣市場給大陸產品,會對台灣弱勢產業與勞工產生巨大衝擊,藉此來反對兩岸簽署ECFA。由此,我們不難看到民進黨在面對中國大陸經濟崛起,所產生的恐共與“鎖國”心態。
 
  其實大家都知道,台灣在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已經向來自全世界的進口產品降稅並擴大開放市場,當時執政的民進黨並不害怕對全世界產品開放市場,現在卻畏懼對大陸產品開放市場,這是在凸顯出民進黨的恐共心態。 

  其次,台灣參加WTO後,承諾降低關稅、開放市場,再加上台灣產業面對1980年代後期台幣升值35%,當時也有人說,台灣的弱勢產業與勞工會受到衝擊,但事實證明,因台政府採取適當措施,產業結構順利調整升級,台灣反而對外出口大量增加,由2002年的1,353.1億美元,增至2008年的2,556.2億美元,成長幅度超過88.91%。 

  由此可見,開放台灣才能走出去,競爭世界市場,民進黨以保護弱勢產業與勞工而藉口,所採取的“鎖國”心態,只會戕害台灣的未來經貿發展,尤其台灣是對以外貿為出口導向的經濟體,“鎖國”絕對會有嚴重的負面影響。 

  此外,蔡主席也一直強調,與大陸簽ECFA所產生的負面衝擊,但是卻沒說明,台灣若不與大陸簽署ECFA,對台灣產業的衝擊為何?就這一點而言,我們可以明白告訴民眾,若不與大陸簽ECFA,再與其他國家簽FTA,不但台灣的弱勢產業與勞工會受到衝擊,就連優勢產業與勞工也會受到衝擊。 

  尤其是從今年1月1日起,中國大陸與東協老成員,將有超過90 %的產品實施零關稅,平均關稅從目前的9.8%降到0.1 %;而東協對中國大陸的平均關稅從目前的12.8%降到0.6 %。相較而言,台灣出口至大陸的產品平均還要徵9%左右的關稅,出口至東協的產品平均要徵12%左右的關稅,台灣原本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會大受影響。 

  眼看著台灣企業受到不公平的競爭待遇,民進黨卻因為恐共與“鎖國”心態,不願面對大陸經濟崛起的事實,不願與大陸協商解決企業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這些會使台灣的優勢企業受外在不利環境的衝擊,而逐漸喪失國際競爭力。 

  一個國家在進步的過程中,必定會有一些弱勢產業與勞工跟不上時代腳步,但我們因應的態度,絕對不是整個社會停下來等待,致使整體競爭力受到拖累。政府應該的作法,是一方面支持優勢產業與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另一方面對弱勢產業與勞工加以扶持,協助轉型升級成為優勢產業,若是真的無法在台商生產,則與已輔導轉業或是救濟,這才是台灣經濟發展該走的道路。 

  過去民進黨執政的八年期間,對兩岸關係採取“政治對抗、經貿隔離”的作法。推動“公投制憲”、“台灣正名”、“更改公營事業名稱”、“終止國家統一綱領適用及“國家統一委員會”運作”與“公投入聯”等政治操作,不但造成台灣內部分裂,兩岸關係也因此而陷於僵局。 

  在經濟隔離方面,面對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民進黨不但不善加運用,反而刻意用政治力去限制兩岸經貿的往來,使大陸觀光客來台、兩岸直航、兩岸資金雙向往來等等有利於兩岸經貿發展的措施,都無法實現,大大限制兩岸經貿的良性互動。 

  奉勸民進黨,儘快揚棄恐共與“鎖國”心態,與馬英九一起,推動“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以及“兩岸和平、經濟雙贏”的兩岸政策,與大陸簽署ECFA並與其他貿易夥伴簽屬FTA,為台灣經濟發展開創無障礙的經營環境,讓大陸成為台灣的商機而不是危機,這才是台灣未來應該走的道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