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蔡英文:民進黨願與大陸直接並實質對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2 12:13:50  


十年政綱兩岸關係部分,綠朝兩岸、國安重要前政務官傾巢出動。(中評社 鄒麗泳攝)
 
  中評社編輯部按:為供兩岸專家研究,中評社特將蔡英文的“變動的國際情勢與台灣全球戰略”致詞全文刊載如下:

  從1971年國民黨選擇退出聯合國之後,台灣就開始面對日益被壓縮的國際生存空間。在這30多年當中,我們靠著經濟成長與民主發展,彌補外交上的挫敗,在國際舞台上持續捍衛著台灣的“國格”。但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崛起、並成為區域強權,台灣所面臨的生存挑戰,可說仍然是有增無減。

  民主進步黨在這段捍衛國際生存空間的歷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公元2000年之前民進黨在野時,我們做為民主化與本土化的推手,迫使國民黨放棄戒嚴與一黨專政,接受民主改革,達成“國會”全面改選、及“總統”直接民選等政治改造工程,使台灣成為實質上的民主與獨立的“國家”。政黨首次輪替後,民進黨則致力於台灣主體意識的提升,並深化民主、鞏固“主權”地位,成功地強化了這一代台灣人的“國家”認同。

  處境的艱難本非朝夕可改,穩固台灣“主權”的方向卻是無可退讓。不過在2008年馬政府上台後,我們感受到“主權”流失的危機,這危機的來源,是馬政府採取了“透過中國走進世界”的戰略觀。在這個錯誤的戰略觀之下,台灣的和平穩定、經濟發展、國際參與,都將中國視為唯一的依靠與途徑,但也因此必須犧牲我們的自主性與對等尊嚴。

  我在上星期的電視辯論會當中曾說,國民黨和民進黨有很大的不同。我願意在這裡再強調一次:“民進黨是走向世界,再和世界一起走向中國;但國民黨是走向中國,再透過中國走向世界。”這個差異,不僅是在經貿戰略上,在非經貿的層次上也是如此。

  但國民黨戰略觀最大的危險,是透過那條“從中國走向世界”的途徑,很可能讓台灣只走到中國,並且被鎖在中國,最終被全世界當成中國的一部份。如果這就是馬英九所謂的“險中求勝”,那我們必須付出的“主權”代價實在太大了,同時這種“冒進與爆衝”,也極可能將剝奪我們子孫對“國家”前途的選擇權。

  相對地,民進黨主張從世界走向中國,則是兼顧“主權”獨立、“國家”安全與經濟安全的戰略觀。
  
  首先,對於台灣和中國的關係,我們一貫主張“互惠而非歧視、和平而非衝突、對等而非從屬”的原則;
  
  其次,我們也主張從全球戰略平衡和區域安全的角度,來思考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使台灣不陷於中國所設定的一中框架;

  同時,我們更主張以民主原則,做為對外的防火牆、及對內的防腐劑,中國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必須遵循民主程序,重大事項也必須由台灣人民以公投來決定;我們也絕不放棄堅守自由、民主與人權的價值,做為與中國最大的區隔,及外交的戰略高點。

  相較於國民黨的“孤注一擲”,民進黨的“審慎漸進”無疑更符合台灣安全、尊嚴、與人民利益的考量。過去以這樣的作法,我們提升了台灣內部的認同;現在我們也將以此做為與當前執政者的抗衡,減緩馬政府冒進與爆衝的速度。未來當我們重新執政,我們仍會以此為原則,形塑穩定而細緻的中國政策與“國家”安全戰略。

  雖然民進黨現在是在野黨,但我深信我們的主張比起當前的執政黨,更能符合社會主流的期待;也因此,民進黨必須擔負起對外傳遞台灣民意的責任。儘管政府壟斷了所有發聲管道,但我們不能讓國際社會及中國,只透過國民黨來理解台灣民意。我們也不排除在不預設政治前提的情況下,與中國進行直接並實質的對話,精準地傳達台灣人民的觀點。

  這場座談會,是民進黨撰寫“十年政綱”的前奏。今天的引言是為了提供討論的基礎,我們不以此為限,我們期待聆聽更多的意見。未來十年國際局勢和台灣中國關係,仍會有許多潛在的變化,有賴所有人民與我們共同來觀察、關注,共同來思考“國家”的前途、形塑台灣的願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