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英文:馬說不要美為台而戰 非常不恰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2 15:41:14  


吳釗燮批評馬英九犯致命性錯誤。(中評社 鄒麗泳攝)
  中評社台北5月2日電(記者 鄒麗泳)馬英九日前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時指“不會要求美國為台灣而戰”,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今天抨擊其“非常不恰當”。前“陸委會主委”吳釗燮認為,馬英九是“錯誤的自信”,對美國不公平,而且刻意形塑“中國對台灣很好”的印象,這是一個“致命性的錯誤”。

  民進黨上午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十年政綱”社會對談,前“陸委會主委”吳釗燮、陳明通、前“立委”林濁水、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新台灣國策智庫執行長羅致政、國際部主任蕭美琴等人都參加。蔡英文強調,這一系列座談是民進黨撰寫“十年政綱”的前奏,民進黨不以座談會為限而期待聆聽更多意見,盼人民共同觀察和思考“國家前途”、形塑台灣的願景。

  民進黨國際部主任蕭美琴解讀,馬英九的講法,其實已經在跟美國劃清界線,這是很危險的作法,將自己(台灣)的戰略位置定位在中國的勢力範圍內,讓台海安全問題交由兩岸處理、而非國際共同面對,這是自我限縮國際多邊參與的空間,這樣嚴重失衡的戰略,會讓台灣陷入不可回復的傷害。

  這場座談牽涉到民進黨最為敏感的“國家定位”問題,幕僚原本擔心會有基本教義派群眾或獨派團體到場聆聽甚至抗議,討論氣氛理性、未引發路線之爭,連尤清都肯定務實面對中國大陸的大方向。

  “十年政綱”對談開會前,蔡英文受訪指出,“防衛國家”是自己的責任,如果其他國家願意、也有能力協助、甚至於請求援助,都要表示歡迎,但“我不希望‘總統’講這句話的背後是以放棄很多基本原則,去與中國妥協,以至於不需要美國替我們打這個戰爭”,絕對不能拋棄自己的責任、委屈自己、放棄自己原則,答應中國大陸要求。蔡會後受訪時語氣轉為強硬,批判馬英九的說法“非常不恰當”。

  吳釗燮受訪指出,台灣人民一直認為與美國站在一起,如果台灣有難,美國或許會來、也許不會來,但台灣人民期待美國會伸出援手,“然而我們的‘總統’竟跟我們說以後不會期待美國了,美國不是跟我們站在一起的,這種說法對台灣人民、對美國都很不公平。”

  尤其,馬英九指we will never ask the Americans to fight for Taiwan的“never”在外交詞令上是非常不友善的說法,與美國安全合作那麼久了,現在卻說不會“never”要求美國協助,對美國而言,不公平、應該是一件無法承受的事。

  吳釗燮批判,馬政府一再誤判情勢,宣稱兩岸關係是有史以來最好狀態,但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國際打壓與封鎖未變、對台武力威脅軍事強化、統一台灣的目標都沒有改變,馬政府故意製造“中國對台灣很好”,這是一個致命性錯誤。

  吳釗燮一字一句說“‘總統’講這種話是錯誤的”,台灣永遠不知道會需要什麼樣的幫助,美國幫助台灣那麼久,也希望未來寄重美方尋求協助。他認為,對中國大陸而言,最不樂見、最緊張的就是美國介入台海爭端,但馬的“不會要求美國為台灣而戰”,會給中國大陸錯誤的訊息,更是建立在錯誤的自信。

  民進黨國際部主任蕭美琴指出,美國長期在亞太地區政策是保持模糊關係,沒有說絕對介入或不介入,台灣關係法創造美國可以協助台灣在重大安全情勢的介入空間。

  蕭美琴也說,所謂民進黨“鎖國”議與.國民黨“開放”是國民黨扣帽子的假議題,民進黨的“國家安全戰略”強調謹慎、避險,反之馬政府則顯得“險進”、“爆衝”。民進黨面向外部同時重視內部平衡,即兼顧全球化、自由化,也關注內部財富重分配與社會正義,馬政府幾乎以財團利益為主要考量,尤其,在政治或安全、經濟政策上,民進黨主張多邊主義與美、日和亞洲、歐洲各國廣泛且實質交往,馬政府則陷入“中國唯一”(China only)的盲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