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動員反ECFA失靈 台獨教義已走進死胡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9 10:31:43  


  中評社香港6月29日電/美國世界日報28日社論說,綠營六二六總動員在台北市街頭髮出反ECFA,民進黨提名的五都參選人一字排開,加上李登輝加持,一時之間頗見架勢。但若論動員情況,綠營號稱有15萬人參加,警方估計高峰時有3萬2000人,入晚下雨只剩1萬6000人左右。這要比過去綠營動輒吸引數十萬人參與的場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遊行現場隨處可見南非巫巫茲拉,支持者拿到手才發現都是大陸貨,一路上吹的人多,有本事吹出聲音的人少,有些荒謬。唯綠營更覺荒謬的是全面動員何以只有3萬多人,這或有各種不同原因,但兩岸形勢正在轉移,且多數人樂見ECFA可以從大陸取得優惠和實利,對這些人當然無從動員;另一原因或是綠營支持者大量流失,對綠營領導人無厘頭式的反ECFA普遍失望,乾脆拒絕動員。最具指標意義的則在遊行隊伍的老化加速,搖旗吶喊者多屬中老年人,綠營年輕人六二六這一天到那裡去了? 

  社論說,就綠營現場訴求觀察,把“反對一中市場、人民公投作主”的橫幅掛在遊行前列,無論如何都應視為主旋律,這和反ECFA幾近不相干。以公投為例,綠營訴求ECFA應交付公投,這只是民主社會充分行使複決權的程序問題,是參與問題,談不上反或不反。況且此類訴求原非街頭運動所宜,而當求諸於民主殿堂的政策辯論、訴諸公民運動的選民連署。只要是理性選民不論藍綠都不會因此上街。 

  況且街頭運動最講究訴求明確,而且要能凸顯主題,民進黨五都參選人藉此大打選舉牌,蔡英文要求支持者在年底五都選舉中以選票表達對馬政府的不信任,相形之下,反ECFA卻淪為次要問題,公投豈不也成了多餘。整場活動下來,遊行群眾和關心此事者,非僅沒有搞懂明明是有利可圖的ECFA何以要反。 

  單就藍綠對峙論,這場遊行造勢,綠營的氣勢未見提升,反因造勢不如預期,有可能進一步陷入論述貧乏,號召失靈的窘境。有進不得其門,退亦無路,陷入不知如何是好、不知如何向支持者交代的尷尬。至於綠營基本教義派,則有可能因此更激進,墮入支持者更見流失、更難動員,焦慮更深的非理性循環。 

  社論說,若就民進黨內部不同反應觀察,南部初選失利的三位現任縣市長均告缺席,這既是黨內五都初選的後遺症,也反映出黨內對ECFA的不同態度和意見。台南縣長蘇煥智才從大陸推銷農產品回來,要他如何馬上回頭上街反ECFA。為此,蘇煥智在網路上說:“長期漠視中國市場,只會讓台灣弱化,更進而邊緣化”;“如果政治領袖也如市井匹夫暴虎馮河方式來領導社會,則台灣危矣!” 

  蘇煥智的話對基本教義當然是反動語言,然則綠營口中的ECFA真有如洪水猛獸?非得如李登輝所言必要“棄馬保台”?這些其實都是詭論也是謊言,ECFA當然有利於綠營口中的“一中市場”,有利於兩岸,有利於“大中華經濟圈”結為一體。統獨的形勢消長,非僅從國際大氣候可以看到中國崛起;以島內形勢論,只要馬英九能掌握住兩岸和平發展的大好機遇,對台獨自會產生強而有力的擠壓作用。這才是綠營不計後果非動員遊行不可的痛苦,六二六的動員失靈,恰恰證明綠營的焦慮其來有自。 

  對多數台灣人民而言,在乎的應是ECFA能否帶來新的希望,就如同馬英九所言,後ECFA的黃金十年才是值得期待和追求的目標。再就兩岸經貿愈見發展言,台灣這半年的經濟景氣正在回升即與此密切相關,有了ECFA當然應該更見景氣提升。綠營中的理性選民又有誰願意冒著熱暑抗議ECFA,而且有可能因此轉向支持藍營。 

  社論說,六二六遊行給綠營最大的衝擊就是動員失靈,同時證明台獨教義已走進死胡同。民進黨若不能從這場反ECFA的遊行中學到教訓,拒絕深綠綁架,相信年底五都選舉會有更大的教訓。 


    相關專題: 第五次陳江會 兩岸簽署ECFA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