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拉媒體墊背 如何令人信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08 08:26:53  


  中評社台北10月8日電/如果做民調,五都選舉要不要辦電視辯論,那是用膝蓋想都知道的答案,至於要怎麼辦,是政黨、候選人要去協商、傷腦筋的問題,將“媒體提問”扯進去,甚至當作政治反擊的藉口,既不負責任,也是沒有格局的論調。 

  中國時報特稿指出,民進黨秘書長吳乃仁以“高手都是單挑”,將有媒體提問的辯論模式比喻為“只有癟三才打群架!”,坦白說,這是邏輯矛盾、不倫不類的說詞,完全站不住腳。 

  第一,媒體提問由來已久,難道從陳水扁和趙少康、黃大洲做史上第一次選舉辯論開始,媒體都是各個候選人找來的幫手?若其邏輯成立,媒體幫手只有國民黨會找,民進黨不曾有過嗎? 

  第二,即使政黨、候選人習慣用色彩看媒體,但媒體提問者在歷來的電視辯論中,有過哪一次淪為特定政黨或候選人的幫手?誰不是戰戰兢兢,竭力避免失衡,就為了擔心砸了自己的專業招牌? 

  第三,動輒將媒體拖下水,只是模糊焦點,並無助於解決辯論觸礁的困境。何況媒體居間促成辯論時,光環是在候選人;辯論談不成了,卻要拉媒體墊背,如何令人信服?以這樣的理由,恐怕也很難對社會大眾交代。 

  五都選舉辯論,“媒體提問”只是一個代名詞,那也可以是“公民代表”、“專家學者”的提問,不是只有媒體才能代表民意。一味詆毀媒體是政黨幫手或替癟三打群架,那是看輕選舉辯論的民主意義,自降格局。 

  五都候選人要怎麼辯論,說穿了,關鍵還是在於心態。要不要有社會公正第三者參與,那不過是技術性問題,蔡英文有過ECFA的“雙英辯”經驗,她自己很清楚,沒有“媒體提問”的單挑式辯論,是不是最好的模式? 

  再說一次,要怎麼辯,藍綠自己談出個結果,向選民做交代。扯到風馬牛不相干的媒體,那就真的應了一句台語俗諺“生不出孩子,卻牽拖厝邊”。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