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胡蘇採取截然不同競選策略 蘇無形中畫地自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31 10:08:11  


  中評社台北10月31日電/淡江大學全球化政治與經濟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包正豪今天在聯合報撰文分析大台中選情。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縣市合併升格後的大台中市,是個幅員廣闊而城鄉差距極大的選區,對任何候選人而言,都是嚴酷的挑戰。胡志強挾現任執政優勢,“藍大於綠”的基本盤,與廣受歡迎的個人魅力,從媒體民調來看,具有相當領先優勢;蘇嘉全則苦苦追趕,期待一場“翻盤之戰”。

  胡蘇採取截然不同的競選策略。處於領先地位的胡志強,有意識地冷卻選情,避免拉抬蘇嘉全的聲勢;反觀蘇嘉全,在無法激發藍綠衝突來動員支持之際,只能選擇採取“訴諸城鄉差異”和“一步一腳印”的傳統選戰策略。

  為進一步凸顯差異,蘇嘉全反覆強調在農業縣分與“中央”農業主管機關的行政經驗,試圖告訴選民,最貼近農漁民的蘇嘉全最能夠解決大台中市的農漁業問題。

  然就個人觀察所得,蘇嘉全的競選策略無形中畫地自限,並將勝選關鍵交到他人之手,致使受困於目前的不利情勢。訴諸過去在農業政策上的行政經驗,或許能打動農漁民,但大台中市光靠農漁民是無法當選的。

  同樣的,把選戰焦點放在凸顯台中縣市的“城鄉差距”,期望台中縣民會因為邊緣化危機感而支持蘇嘉全,無形當中也是將台中市民推向對手陣營的作法。

  至於希望透過與選民的直接接觸,繼而獲得選民認同與支持,這種“搏感情”的作法,能夠比紅黑兩派幾十年來的地方感情經營更深厚嗎?個人抱持懷疑的態度。

  蘇嘉全競選策略是寄希望於台中縣派系的“邊緣化危機感”發酵,使在輔選動員時,只顧自己選情,而不願意與胡志強綁在一起。蘇嘉全陣營認為,當這種情形發生時,蘇嘉全過去數月的苦心耕耘,會從點到線到面引爆,成為沛然莫之能禦的力量,擊敗胡志強。從蘇嘉全本人、競選總幹事,乃至於民進黨高層,都認為選舉的決勝點在於“地方派系”。

  既然關鍵在於地方派系,那麼,蘇嘉全能給紅黑派什麼?廖永來當選的教訓未遠,民進黨不會分配資源給國民黨派系。所以未若當下向胡志強輸誠,期望他當選後會避免“邊緣化台中縣”而給予派系部分政治職位。

  合理推論,就算派系再怎樣不滿意胡志強,在輔選動員時,也不至於反動員,更何況現在胡志強聲勢看漲,西瓜總要靠大邊的。君不見,胡志強台中縣競選總部成立時,紅黑兩派要角都是排排座上賓嗎?

  蘇嘉全的競選策略是傳統的,放在較小規模的縣分,或許能期待“握手策略”能夠感動選民。但台中縣市數百萬人,在有限時間內,如何能夠握滿每一雙手?蘇嘉全能握的手,胡志強未必不能握。

  更何況胡志強瞄準的選民是占台中縣市最大多數的受薪階級,用招商政績來吸引民眾對未來經濟發展的想望;對於農業,則強調自身的行銷手腕,將實惠具體落實在農漁民身上。這些縱使無法完全擊敗蘇嘉全,但某種程度可以削弱蘇嘉全的攻擊。

  蘇嘉全的競選策略過分專注於特定產業、特定地區,無形當中讓自己的選票基礎縮小。市長選舉是在追求百分之五十加一票的目標,蘇嘉全或許應該調整選戰策略與步調,不然我們很難期待一個樂觀的結局。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