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明德 |
中評社台北3月9日電/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陳茂雄今天在台灣蘋果日報撰文,評析施明德的第三勢力。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倒扁運動總指揮施明德在網路發起“我心未死”十萬人連署,他表示國、民兩黨“醬缸文化”嚴重,政治人物充滿私心,人民為什麼只能在兩個爛蘋果做選擇,含淚投票?施明德點名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和媒體人陳文茜是最好的“總統”人選,若連署十萬人,將勸三人參選。國民黨內部對施明德的舉動有點緊張,他們認定此舉會影響國民黨的選票。
難以吸收第三勢力
上一次“立委”選舉時,台聯有些幹部也有這種想法,依據民調,有三成的選民同時對國民黨及民進黨不滿意,認定走中間路線可吸收這些選票,就算只獲得一半,還是有一成五的選民支持。選舉結果,同時對國民黨及民進黨不滿意的人並沒有將選票投給台聯,絕大部分選票還是流向國、民兩黨。
先進民主國家的選民,會注意候選人的條件、政見以及政黨的形象,若是兩大政黨都是“爛蘋果”,很容易產生第三勢力,只是台灣的情況不同,選民未必依上述條件來決定投票行為。施明德或許沒有注意到有不少人支持國民黨候選人並不是因為他們認同國民黨,而是因人際關係才支持該黨的候選人。
蔣經國執政時代,很成功的掌握地方派系,更透過樁腳帶動選民來支持國民黨,那時候的政治版圖都掌控在國民黨手中,黨外人士則以政治意識來突破國民黨的樁腳政治。由於黨外勢力太弱,當時算是一黨獨大,連第二勢力都難以成長,第三勢力更不用談。
政治民主化之後,國民黨的派系內鬥日趨嚴重,樁腳也逐漸鬆動,民進黨除了依政治意識吸收選民外,也逐漸建立樁腳,吸收脫離國民黨的選民,勢力因而逐漸增強。脫離國民黨樁腳的選民也有不少人變成自主性選民,只是他們會游走於兩大黨之間,第三勢力還是難以吸收。
施明德覺得國、民兩黨是兩個“爛蘋果”,可是對深綠與深藍的人來說,自己的蘋果再爛,他們一樣會支持。至於被兩黨樁腳所掌控的人,他們覺得自己所支持的蘋果並不爛,他們與施明德的看法並不一致。施明德雖然領導過紅衫軍,可是他與紅衫軍唯一的交集只是反扁,不是政治理想的認同。
推薦人選缺乏了解
台灣將近五成的選民被樁腳及政治意識所掌控,第三勢力或許可以搶攻其他的選民,問題是憑什麼吸收這些選民?這些民眾可能被環保、生態保育、文化、教育等等諸多因素所吸收,施明德所推薦的三個人依什麼條件來吸收這些選民?
施明德所推薦的人憑什麼讓選民相信他們可以跳脫“醬缸文化”?如何證明他們沒有私心?他們要如何吸收跳脫樁腳與政治意識的選民,它就像當年台聯沒有能力吸收同時不喜歡國民黨及民進黨選民的道理一樣。
絕大部分台灣選民認為只有一個“爛蘋果”,另一個則是可以接受的蘋果,甚至於有人覺得兩個蘋果都可以接受。至於施明德所推薦的人,台灣人並不了解,有可能是“仙果”,但也有可能是“毒果”,如此要如何吸收選民?
施明德曾經是群眾心目中的英雄,可是他的群眾已經流失,雖然他目前還是雄心萬丈,只是有雄心未必就能成事,最嚴重的是他沒有能力喚回以前的粉絲,沒有機會扶人登上九五之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