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以台灣為主 對人民有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3 09:25:23  


無論如何,馬政府唯有在最後這段時間盡人事聽天命,勇於任事,好好表現。
  中評社台北5月13日電/日前新加坡大選,阿裕尼集選區變天了,工人黨一舉拿下這個選區五個議席中的三席,給了執政黨重重一擊。然而深入分析阿裕尼集選區,它是一個綜合發展區,政府組屋林立,內有商業區、學校、社區中心、遊樂設施。阿裕尼呈現的是典型的新加坡,繁榮、進步與整齊。

  中央日報網路報社評指出,照理來說,這樣的選區應該有利執政黨;但顯然政績並非勝選的保證,我們不禁要問,選民的要改變,究竟是為了不好而改變?還是為了改變而改變?而政績好就一定是勝選嗎?
 
  同樣情況也發生在馬政府身上,無論兩岸政策帶來多少利益,也不論內政各項進行多少改革及建設;然而台灣的民眾,特別是中南部,對馬政府仍不滿意,是標準要求太高?還是被有心媒體誤導,被錯誤數字所騙?還是根本沒有拋開成見,拿出理性靜觀台灣的變化。
 
  馬政府自上任後,歷經金融海嘯、經濟衰退、H1N1與八八水災,諸多考驗並未擊垮政府與民眾的鬥志,致使經濟復甦,一步步走出低谷;但民眾的記憶是片斷的,也是健忘的,更容易受到單一事件所影響。許多民眾對於中國大陸的恐懼與偏見,轉化為仇視馬政府,認為馬政府的開放政策是親中,殊不探討何種對台灣發展是最有利的,只要是有利,採取對大陸開放政策並沒有不對,台灣不只對大陸開放,對於全世界也都是開放的,為何反對者就不批評台灣對世界開放呢?顯見其中對大陸的偏見與敵視。
 
  台灣馬政府的政績, 2010年經濟成長10.82%,是20年來最高;而失業率從2009年最高的6.13%,降到2011年三月份的4.48%,就業人口增加了25萬人,就業狀況恢復到2008年上任時期的水準,而且就是因為馬政府政策方向正確,使台灣吸引越來越多的觀光客,馬政府上任初外國觀光客370萬人,2010年超過556萬人,民進黨執政8年,才增加110萬人,國民黨執政3年就增加185萬人,代表馬政府所做所為都是“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這些政績顯然民眾並不在意。
 
  再論民進黨最在意的外交與國際生存空間,國民黨上任前的二十三個“邦交國”,至今一個都沒斷交,完全未受影響,邦交穩固,就是因為與大陸外交休兵的策略奏效;而民進黨執政八年,從原先二十九個“邦交國”,後來剩下23個,掉了六國,但民眾有責怪過民進黨在外交上的不利嗎?丟了六個“邦交國”,要是換成國民黨政府,早就被罵死了。
 
  從免簽證國家或地區來看,馬政府剛上任時有53個免簽證或落地簽國家地區,如今增加到113個,增加了60個國家地區,而陳水扁執政時還減少了一個,試問馬政府捍衛“中華民國”“主權”、還是出賣台灣“主權”?台灣可以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參加政府採購協定,增加商機;參加APEC,這些難道都不是政績嗎?一個有政績的政府為何民調低?一個給人民未來希望,但對許多政策都說不清楚、講不明白,反而得到民意的鼓舞。
 
  總之,從新加坡例子中可以明顯看出,因為民眾對在野黨都充滿期望,對執政黨的期待較高標準較嚴,人民總是要改變,但我們千萬不要身陷為改變而改變的困境。此外,我們也不要跌入有政績就一定會勝選的迷思,過去台灣有太多反證的例子了,但無論如何,馬政府唯有在最後這段時間盡人事聽天命,勇於任事,好好表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