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尹啟銘訪港 稱ECFA未引發台資湧進大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9 00:19:53  


尹啟銘首次訪問香港,是歷來最高級別的訪港台灣官員。中評社記者攝
  中評社香港5月19日電(記者 羅德儀)台灣“行政院政務委員”尹啟銘18日首次訪問香港,是歷來最高級別的訪港台灣官員。他指出,兩岸簽訂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台灣對大陸出口大幅增長,但並未引發台資大舉投資大陸。

  作為兩岸經貿和ECFA的重要推手,尹啟銘當天應邀赴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接受媒體採訪。他介紹說,兩岸落實ECFA後,今年1至3月份,台灣對大陸整體出口同比增長16%,其中ECFA早收清單項目台灣對大陸的出口增長29%,反映ECFA有助促進台灣對大陸出口。

  兩岸投資方面,在簽訂ECFA以前,台灣投資大陸的到位金額約占核准金額的一半。尹啟銘給出有關數字:台灣政府2008年核准到大陸投資金額為98億美元,其中到位金額53億美元。台灣2009年核准投資大陸金額為61億美元,到位金額為34億美元。

  到2010年兩岸簽訂ECFA後,台灣核准投資大陸的金額增加至122億美元,但到位資金只有42億美元。今年1至3月,台灣核准投資大陸金額為37億美元,到位只有4億4000萬美元。反映出落實ECFA後,台灣投資大陸到位資金反而下降。 

  大陸企業投資台灣方面,今年1至4月,大陸到台灣投資項目有140件,總投資金額為1億5000萬美元。尹啟銘希望,台灣最近開放大陸企業到台灣投資半導體及面板產業後,可促使更多大陸企業到台灣投資。

  談到台港關係,尹啟銘表示,由於在制度和產業結構的不同,台港經濟合作存在著很大的互補空間。在30年前,香港跟台灣的產業結構很接近,以紡織、電子產品為主,後來香港提出“背靠內地、面向世界”的定位,製造業都遷移到珠三角,經濟發展轉型為服務業、金融和航運主導。相對來講,台灣製造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則佔很大的比重,達40%以上。此外,台灣與香港開放程度有別,香港是個自由港,在制度、法律、關稅和安全上較台灣更有優勢,這些都是兩地經濟合作的潛力。

  19日尹啟銘將在香港出席第六屆“兩岸論壇”暨“台港論壇”,主講ECFA時代兩岸經貿大戰略。這是台灣財經高層官員首度到香港推介ECFA,引起香港各方高度關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