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台灣民意為什麼突然變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2 10:58:42  


馬英九和蔡英文近幾個月雙方民調支持度一直在伯仲之間。(資料圖片)
  中評社台北5月22日電/在馬英九就職三周年前夕,台灣三家媒體所做的民調,一致顯示馬英九的支持度顯著領先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與最近幾個月雙方民調支持度一直在伯仲之間相較,似乎有些突兀,真相如何?頗值探討。
 
  十八日台灣蘋果日報的民調顯示,馬英九的支持度從四月底民進黨初選揭曉時的29.38%上升到53.76%,蔡英文的支持度則從四月底的56.21%降為31.97%;十九日聯合報的民調則顯示,馬英九的支持度從四月底的36%上升到45%,蔡英文的支持度則是從37%降至27%;二十日中時的民調也顯示,如果明天就是“總統”大選,馬英九的支持度還是35%,蔡英文則是27%,跟中時在四月底所做民調,馬英九統和蔡英文支持度33%比33.4%相比,馬英九顯然已拉開領先差距。
 
  對於這樣的民調,蔡英文相當不以為然,除了立即公布民進黨內部“蔡英文領先”的民調做為平衡之外,並且質疑媒體所做民調不準確,她強調“雙方現在還是呈現五五波的情況”。
 
  中央日報網路報社評指出,平心而論,在二十天之內出現落差如此之大的民調,確實不同尋常,但三家立場不同的報紙呈現同樣趨勢,要說是藍營為馬英九上任三周年擦脂抹粉,恐怕也有失公允,因為國民黨絕不可能做那種儍事。
 
  理由十分簡單,其一,如果國民黨花錢要媒體做假民調,一旦被拆穿,對國民黨傷害之大將遠遠超過一時的領先效益;其二,任何媒體內部藍綠都有,如果是國民黨委託製造假民調,遲早會被揭發;其三,如果民調是揑造出來的假數字,下次一定會打出原形,反而更難看;其四,距離選舉還早,此時製造民調假象毫無意義!
 
  然而,民調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變化?我們認為不外幾種可能:第一,蔡英文獲得提名,具有拉抬作用,但因蘇貞昌在初選飽受委屈,外界對於蔡英文的評價不免大打折扣;第二,蔡英文嚴詞抨擊世界衛生組織密件,民進黨更直指國民黨政府喪權“辱國”,但資料顯示民進黨執政時期,有十八次是在“中國台灣”名義下參加WHA會議,其中六次還是在蔡英文擔任“行政院副院長”任內,對於“蔡英文領十八趴,反十八趴;以前支持興建核四與國光石化,現在卻強力反對”,前後不一的作為,民眾印象深刻;第三,馬英九的政績發酵,經濟好轉,就業機會增加,復甦由“無感”逐漸變成“有感”;第四,藍營選民看到選情日益嚴峻,憂患意識與危機意識油然而生。
 
  無論是那種可能,都顯示民眾對蔡英文的好感減少,相對的,對於馬英九的正面觀感則小幅成長,一來一往,自然就出現支持度一消一長的現象。嚴格來講,這本來就是民調的常態,政治人物的支持度高低,未必要有特殊重大事件才會變化,有時候因為客觀環境的變遷也會有連帶的影響!
 
  儘管如此,我們也認為,目前選情確實緊繃,馬英九的支持度與看好度雖然都暫居上風,但若在未來八個月裡施政出了什麼紕漏,一夕之間,民調支持度就可能下降幾個百分點,因此,政府必須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繼續推動改革,使民眾能夠真正感受到政績,那才是勝選的不二法門,至於民調高低,只須視為參考指標,不必太過在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