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進黨檢討報告稱不排斥與中國大陸交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22 19:31:12  


  中評社台北2月22日電/民進黨中執會22日通過“2012大選檢討報告”,黨發言人林右昌轉述說,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不斷強調務實與溫和的路線,也不排斥與中國交往,但在實務上,必須以具體行動來強化此一立場的說服力,並縮小形象與主張之間的落差。

  今日新聞報道,他表示,檢討報告結論提到,民進黨未來除了更深入研究中國的變化、與其對台戰略,也應該更具體展開雙向的交流,擺脫反中、“鎖國”等錯誤的刻板印象。

  林右昌指出,檢討報告除了針對大選各項競選作為進行檢討外,也對臨結構性不利因素,包括“提升執政信賴感”、“中國因素影響的因應”及“基層經營與政治板塊的突破”等三個面向,提出方向性的建議。

  在“提升執政信賴感”的部份,林右昌表示,中間游離選民在最後關頭的轉向、及都會中產階級的支持度不足,是2012大選落敗的原因之一;“國會”是在野黨最重要的政策舞台,未來除了“立院”黨團與中央黨部政策部門應加強整合,以強化政策議題的主導性、及問政的專業性,更必須擴大與社會各領域的對話,提出符合各類選民需求的具體政策主張。

  在“中國因素影響的因應”的部份,林右昌轉述說,民進黨面對中國因素所塑造的經濟威脅感,必須發展出能夠凝聚國內共識的兩岸戰略路線,提供人民一個既不陷入經濟依賴、又可確保經濟生活安全感的政策選項,擺脫反中“鎖國”的刻板印象。

  檢討報告提及,“中國因素”在台灣歷次大選中都有一定的作用力,但相較於過去中國因素通常在“國家認同”與“統獨路線”的層面上發酵,近來中國因素對選舉的影響,則明顯有“經濟議題化”的趨勢。

  林右昌說,中國介入台灣選舉的策略已經調整,不但手段更加細緻,其影響力也更全面性。他強調,特別是國共利用台灣經濟依賴中國市場的現況,將兩岸政治選項的論述予以“經濟議題化”,沒有正面挑戰台灣人民高度的本土認同,反而是訴求經濟生活上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感、及兩岸關係與經濟發展的關聯性,強化選民心理上的威脅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