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馬英九蘇貞昌皆跛腳 除非有重大作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8 15:36:41  


  中評社香港5月8日電/新華澳報今天刊登富權的文章說,從目前的種種情況看,在未來兩年內,台灣朝野都將陷入一種“無序無能”的狀況。一方面,馬英九的第二個任期尚未上任,就因種種行政失誤而致施政不滿意度高達七成,民意支持度僅有百分之十五,連黨籍“立委”也無法予以支持,提前變成了“跛腳鴨”,無所作為也難以作為。另一方面,蘇貞昌即使能當選民進黨主席,但也難以收拾民進黨內四分五裂的局面,必須面對“政令出不了華山商務大樓”的窘境,難有作為。除非是兩人都有膽有色地推出有突破性的重大作為,才能擺脫這種“跛腳”狀況。

  馬英九兩次在“總統”選舉中都獲得過半選民支持,但在就職後不久,甚至是尚未就職,民意支持度就插水般急跌的表現,確實令人難明所以。實際上,陳水扁的第一個任期,雖然只是以百分之三十九的少數當選,但剛上任時的民意支持度卻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只是後來因在“核四”停建與否的問題上大搞兩面三刀,以及頻頻推出“台獨”分裂議題,危害台海和平,才導致民意支持度下跌。而馬英九則卻是在較高票當選的背景之下,就職後不久其民意支持度即“飛流直下三千尺”,而且還是在台海局勢穩定,台美關係平順之下發生的。更令人難明所以的是,陳水扁執政後期的民意支持度也曾跌於百分之十五左右,但那是在其貪腐案爆發,導致天怨人怒,引發百萬人“紅衫軍”圍城,以及其一系列破壞兩岸關係的所為引發台海局勢緊張,台灣居民因此而坐立不安,連美國佬也插了一腿而發生的。而馬英九則是沒有任何人質疑他的清廉程度,周美青的形象良好,與吳淑珍的貪婪無度形成天淵之別,台海形勢平順,台灣民眾正在享受兩岸和平的各種紅利,美國也力挺支持。即使是油電漲價,也並非源自於內部因素,而是受到國際環境的外部因素而促成;至於復徵“證所稅”,就連民進黨主席參選人之一的蘇煥智也認為,民進黨應走中間偏左路線,支持“證所稅”。但為何他的民意支持度與當時已成為“過街老鼠”般的陳水扁那樣,也是百分之十五?難道馬英九連陳水扁也不如?

  文章指出,更令人吃驚的是,連國民黨的民意代表也不支持他,反而是或明或暗地抵制他。在野黨“立委”要籍“美牛瘦肉精”給馬英九難看,在相關議案提交“院會”表決時,國民黨黨團雖然進行了動員,但卻有二十多名國民黨籍“立委”為了選舉考量,沒有進場投票或是在場不投票,結果喪失多數優勢,打了平手,如果不是王金平做了十幾年來的“首投族”,投下關鍵一票,後果不堪設想。如果說,四年前馬英九提名“監察委員”和“考試院長”,“立法院”行使同意權時,國民黨籍“立委”是因為不滿馬英九過份討好及遷就民進黨,因而“抗令”,還是可以理解的話,那麼,目前馬英九並沒有任何討好在野黨的表現,但仍是受到黨籍“立委”的杯葛,威信盡喪,馬英九就應好好地檢討反省自己了。

  四年前,馬英九因為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不聽話”,而決定撕毀自己“不兼任黨主席”、實行“黨政分離”的莊嚴承諾,決定要兼任黨主席,實行“以黨輔政”。而在今天,當馬英九在“立法院”同樣也遭到抵制時,卻是基層泛起希望馬英九辭掉黨主席,專任“總統”,以利於做好政務的聲音,而且還是基層黨代表極有勇氣地當著馬英九的面,在中常委會議內作出這個建議的,這豈不是很弔詭?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一月的“總統”大選後期,本來馬英九的選情是頗為危急的,但因在投票前夕,工商界大佬紛紛站出來力挺“九二共識”(不是明挺馬英九),才把蔡英文的氣勢壓下去。而現在,多位工商界大老卻因對馬政府的各項經濟政策不滿,而批評馬英九“砸自己的腳”,甚至是公開宣佈已決定不再在台灣投資。作為代表資本家利益的政黨,卻令企業主心生離心傾向,就猶如失去政治基礎。

  馬英九如要擺脫這種“跛腳”現象,看來必須使用“轉移視線”的手法,提出一些位階高於民生事務的有突破性的議議,將人們的關注焦點從諸如“油電雙漲”、“美牛瘦肉精”這些民生事務中擺脫出來。而具有此功力的,就是在兩岸關係上有所突破的政治議題,兌現在“總統”大選時許下的“簽署兩岸和平協議”諾言。儘管可能會引發新的爭論,但卻因是大事大非問題,必能凝聚國民黨的黨內大團結,而不像是民生事務那樣,無論藍綠都對他同仇敵愾。

  實際上,馬英九倘能趁“五‧二零”就職典禮發表演說時,帶出一些有突破性的內容,雖然將會遭到民進黨的強烈反對,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國民黨的“神主牌”,也是“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的莊嚴承諾,而且國民黨不少“立委”都是在兩岸交流中的既得利益者,相信必會“保駕護航”,凝聚國民黨人的向心力,就必能幫助馬英九擺脫目前的窘境,最多是回到藍綠對立的原點而已,而不致於連自己陣營也要扯後腿甚至是“柔性逼宮”。何況,由於大多數民眾已在“ECFA”等經濟議題上享受到紅利,因而相信也不會反對進行兩岸政治對話。其實,兩岸關係的政治議題已滲入各個領域,就連大陸學生是否可在台灣打工也被視為“政治議題”,因而不談是不現實的。當然,應當是先易後難,由淺入深。

  文章認為,如果馬英九的“五二零”講話仍是那麼四平八穩,狀似平穩實質是平庸,這種“跛腳鴨”狀況就仍將繼續下去。不但是無法建立自己的“歷史評價”,而且連國民黨籍“立委”的“連任壓力”也無法抒解。國民黨“長期執政”的願景,就將斷送在馬英九的手中。

  馬英九如此,蘇貞昌又何嘗不是如此?雖然他仍將能當選民進黨主席,但卻將面臨兩個窘境:其一是在黨主席選舉“五搶一”之下,分薄票源,將會是“低空掠過”,得票率不過半,黨內支持度十分薄弱,很難建立威信,無法協調統領全黨;其二是由於在兩次黨內“總統”初選、“五都”選舉,以及今次黨主席選舉中,與黨內各派系尤其是“謝系”、“遊系”和“蔡系”結下了“樑子”,可能會變成“跛腳主席”,指揮不動這些派系。《美麗島電子報》主編吳子嘉指出,蘇貞昌二零零五年任民進黨主席時,操盤縣市長選舉,十二席下跌到六席,因而他再任主席,將會“痛失民進黨江山”。

  因此,在蘇貞昌未來兩年的民進黨主席任內,民進黨黨務也未必能有起色。除非是蘇貞昌能大徹大悟,提出有突破性的口號,以圖擺脫困境。其中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就是趁著陳水扁聲稱倘蘇貞昌當選黨主席,“一邊一國連線”就將出走另行成立新政黨,在送走這群“獨派”後,也趁著黨內多數人都已不反對與大陸往來,正式廢除“台獨黨綱”,走出一條新的大陸路線。這也是“轉移視線”的手法。

  其實,以民進黨代表低下階層和中小企業利益的政治特性,而低下階層和中小企業主佔台灣人口的多數,只要民進黨能擺脫“台獨政黨”的形象,讓選民們消除“民進黨當選不利台海和平”的疑慮,原來那些“投民進黨不放心,投國民黨不甘心”的選民,就會放下心來,不會單是為了台海和平而“含淚投國民黨”了,民進黨還是會有捲土重來的機會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