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蘇貞昌創下幾項黨內紀錄卻將受制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8 15:00:05  


  中評社香港5月28日電/被視為“蘇蔡二零一六之爭”的民進黨第十三屆主席選舉,昨日舉行。

  新華澳報今天刊登富權的文章指出,這次選戰創下了民進黨主席選舉的三個紀錄:其一是有五位亦即最多的候選人參選,形成了“四打一”的態勢,全是針對蘇貞昌而來,演出絕食戲碼的許信良一言道破,他們“阻蘇”這是擔心“卡到英”;其二是創下了歷來黨主席選舉的最高投票率(百分之六十八點六二)記錄,民進黨祕書長蘇嘉全表示,這顯示黨內上下都很關心黨的發展,並積極參與這次選舉,其實是黨內各派系高度動員“卡蘇”的結果;其三是當選新一任黨主席的蘇貞昌創下了自一九九八年黨主席直選以來當選者最低得票率的記錄,得票率僅為百分之五十點四七,此是因為有五位候選人參選,其中有四位是衝著蘇貞昌而來,將其得票率扯低的結果。

  但即使如此,蘇貞昌仍可“飲得杯落”。其一、儘管他在競選過程中遭受“四打一”的圍剿,但仍可獲得過半得票率,強化了他當出任黨主席的正當性和認受性。實際上,當初許多人都認為蘇貞昌雖然勝券在握,但由於遭到黨內各派系的聯手圍剿,必會將他的得票數拉低,使他只能是“低空掠過”,以不到百分之五十的低票當選。而昨日投票結果,是他跨過了百分之五十的門檻。黨內不少人認為,這除了是蘇貞昌在黨內擁有充沛人脈,及蘇貞昌在競選後期勤落基層拉票,不屑於口水戰,感動了部分基層黨員,以及有部份黨員懷有“補償”蘇貞昌的心理(兩次“總統”初選蘇貞昌都失之交臂)之外,陳水扁在投票前夕發表的《大蘇如何不輸》專欄文章,使得黨內部分“扁迷”轉變態度,將手中的選票投給蘇貞昌。實際上,“一邊一國連線”曾經支持的候選人,得票並不多,尤其是正式喊出“特赦陳水扁”口號的許信良,得票墊底,只得二千七百六十三票,得票率僅為百分之二點四九,顯然是“扁迷們”轉移了支持目標,他們手中的選票流向了蘇貞昌。

  其二、在選戰過程中,曾有“獨派”人士出面,希望能整合四位候選人,至少是整合蔡同榮、蘇煥智、吳榮義等三位“獨派”人士,以免分薄選票,讓蘇貞昌“漁翁得利”。但昨日的投點票結果,卻是蘇貞昌得票率過半,亦即即使是蔡同榮、蘇煥智、吳榮義再加上許信良整合成功,共同推出其中一人與蘇貞昌對撼,也未必能拉下蘇貞昌。

  其三、由於在蘇貞昌的第十三屆民進黨主席任期內,台灣地區沒有大型公職選舉活動,故也就不會在其任期內,要他“對敗選負責”辭職的事件,因而極有可能是能夠順利完成整個任期。因此,蘇貞昌就有機會彌補他於二零零五年二月經補選接任黨主席後,因當年底縣市長選舉失去台北縣、宜蘭縣席次而辭職,未能完成完整任期的遺憾,並有可能是在民進黨歷任黨主席中,繼江鵬堅、姚嘉文、黃信介、許信良、謝長廷、陳水扁、蔡英文之後,第八位可以完成任期(包括期中補選就任)的黨主席,及第五位可以完成完整任期的黨主席。實際上,民進黨成立二十多年來,已歷經八次黨主席辭職,辭職原因大多與選舉結果有關,顯示擔任民進黨主席的政治風險相當高。而今次選出的第十三屆黨主席任期到二零一四年五月,但“七合一”選舉在該年底才投票,因此蘇貞昌在本屆黨主席任內無須“對敗選負責”而辭職。

  文章認為,在這次民進黨主席選舉中,還有幾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值得關心民進黨黨情的人士關注及研究的。其一、本來被認為將會遭到邊緣化的蘇煥智,卻獲得二萬三千二百八十一票,得票率為百分之二十一點零二,是得票率第二高者。此顯示,民進黨內盼望“世代交替”的聲音,並未完全被淹沒。

  其二,兩位得票率排在最前的候選人蘇貞昌和蘇煥智,就是在其“政見”中唯二兩岸關係的(其餘三位候選人避談兩岸關係);而民進黨代主席陳菊昨日在投票時發表談話,要求新任黨主席必須好好處理跟中國大陸之間和諧交流,這番話對黨員的投票選擇應當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當然,這更是顯示了民進黨內要求改善兩岸關係的主張,佔了主流位置。

  其三、“獨派”候選人的得票率均不高,包括“台獨”大佬辜寬敏力推、各“獨派”社團力挺的吳榮義,都只有百分之十四點七三的得票率,被稱為“蔡公投”的蔡同榮最少,僅有得票率百分之十一點二八的得票率。這顯示,即使是在民進黨內進行,因而無須顧及中間選民投票意向的選舉,“台獨”顯然也成了“票房毒(獨)藥”,更何況在全島性的公職選舉。因此,民進黨是應當思考轉型的問題了,否則,永遠都難以再次上台執政。實際上,馬英九雖然目前民眾滿意度低迷,但人們也並不關心民進黨主席選舉,這就可知,在民眾的心目中,雖然對國民黨不滿意,但對仍不願放棄“台獨黨綱”的民進黨更不放心。

  蘇貞昌在出任其從本週三開始的新一屆任期後,將會如日中天,“卡蔡”態勢更難成氣候,因而就將在第十四屆黨主席選舉,及競爭“二零一六”的出線權中,佔盡便宜。不過,有一個關節點,那就是二零一四年年底進行的“七合一”選舉,倘若蘇貞昌指揮失誤,即使是“非戰之罪”,都必須敗選負責而辭職,按黨章規定必須補選,那就是蔡英文的天下了。

  其實,蘇貞昌在這一屆任期中,還將會遇到許多困難或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攪號黨內團結,化解各派系的恩恩怨怨。這是因為,黨內“蘇系”當然是“挺蘇”,而黨內各派系的態度,除“新潮流系”中立外,其餘各派系都是“反蘇”。因此,蘇貞昌為了加強自己隊伍,必須借重本來就是支持自己,但為了避免得罪蔡英文而採取“中立”立場的“新潮流系”。倘此,民進黨中央黨部可能就將會是“蘇系”和“ 新系”的天下,這就必然更會引起各派系的反彈。實際上,在第三次候選人電視辯論會上,蔡同榮就警告說,倘蘇貞昌當選,等於是讓“新潮流”繼續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執政,“請大家三思而後行”。

  因此,估計蘇貞昌將不會“整碗捧去”,將會釋出部份職位給黨內各派系。現在看來,關係選戰的“要害”部門,如財務委員會、政策委員會,及組織部、秘書長等,必是由“蘇系”及“新系”的人出任。至於蘇貞昌是否會恢復中國事務部,也有待觀察。蘇貞昌於二零零六年出任“行政院長”時,曾推出“蘇修路線”,證明他是重視兩岸經貿往來,並努力尋求“鬆綁”之道的。

  文章最後說,與蘇貞昌贏得黨主席相反,同樣被認為“蘇蔡代理人之爭”的縣市黨部主委選舉,在具有指標意義的台北市和新北市,蔡英文力挺的黃慶林和羅致政都勝選。尤其是在新北市,原本人們都看好蘇貞昌子弟兵張宏陸,因為蘇貞昌曾任台北縣長六年多,創造了較佳的政績,也建立了充沛的人脈關係,但張宏陸仍然以大比數落敗,這顯示在台灣北部,民進黨員與黨外選民們一樣,都是自主性較高。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