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分析:恢復中國事務部 民進黨背後的隱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24 00:20:23  


民進黨主席競選期間,五位候選人幾乎都同意應該多跟大陸交流,並且用正常管道交流,恢復許置“中國事務部”雜音不大。
  中評社台北7月24日電(記者 鄒麗泳分析報道)民進黨本周三中執會將通過“中央黨部組織規程修正草案”,恢復設置“中國事務部”。這個看似無關大局,背後卻隱藏意識形態淡化、面對中國崛起,以及無法取得“中央執政”權的複雜因素。至於民進黨能否就此開啟轉型的第一步,還要看接下來的作為。 

  2008年“總統”大選的前一年,民進黨激進主義昂揚,當時的黨主席游錫堃力主通過“正常國家決議文”,與黨內溫和派、“總統”候選人的謝長廷有一番角力。在游主導下,“正常國家決議文”順利通過,同時把 “中國事務部”廢除納入“國際事務部”,讓中國議題變成國際事務下的一環。“一邊一國”意識形態,符合當時黨內氣氛。

  謝長廷2008慘敗,更大的因素是受到扁家弊案拖累,而非兩岸主因。然而,2012來勢洶洶的蔡英文敗選卻與兩岸因素有很大關連。

  蔡英文是兩岸問題專家,她在黨主席4年任內,雖有意改善對中關係,兩岸政策與態度比陳水扁更柔軟、務實,但受限於基本教義派的牽制也不敢大躍進。蔡英文在大選期提出“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台灣”,獨派沒有給她太多為難。

  如今,承認“中華民國”體制在民進黨內部反對聲浪總算降低,為了重返“中央執政”,黨內務實派陣容增加了。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競選期間,五位候選人幾乎都同意應該多跟大陸交流,並且用正常管道交流,恢復許置“中國事務部”雜音不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