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吳子嘉:蘇謝兩岸合作瀕臨破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30 11:53:04  


蘇貞昌若將與主席位階平行的“兩岸事務委員會”,交由謝長廷主導的話,必然得面臨“鎂光燈少一半”的窘境。
  中評社台北7月30日電/民進黨準備在九月後設立“中國事務委員會”,原先被媒體報道可望接掌該委員會主任委員的謝長廷,如今始終處於被動角色,“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今天發表“蘇謝兩岸合作瀕臨破局”文章,分析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與謝長廷的互動。

  文章指出,儘管與蘇貞昌有過幾次“蘇、謝會”,但真正掌握主導權的蘇貞昌,盡是與他聊些言不及義的瑣碎黨務,真正攸關黨前途的兩岸“正事”,迄今不曾與正式向他開口談合作。儘管整個情勢尚未明朗,但現在已能斷言,“蘇、謝合”已瀕臨破局。

  蘇貞昌上任民進黨主席以來,不僅把“兩岸”議題掛嘴邊,還罕見的親自出席幾場討論中國事務的學術研討會,全程勤做筆記,似乎有意補修為人詬病的兩岸學分。

  近期以來,當民進黨中執會通過恢復“中國事務部”的運作後,蘇貞昌更立即親上火線,花了十多分鐘闡述自己的“中國夢”。儘管內容盡是說些不著邊際的空泛言論,還把中國比喻成會踩死人的大象,但他不斷強調自己這麼做,就是在向中國大陸釋出善意;接著,還主動要求媒體提問,儘管整個記者會有說等於沒說,但還是頗有要洗刷外界對他不敢觸碰兩岸爭議印象的味道。

  不同於蘇貞昌的高調談兩岸,一度被媒體斷言將接掌民進黨中國事務大旗的謝長廷,近日卻突然對外宣稱,“有人認為我很適合處理兩岸事務”;並且,還話中有話的說,自己沒有一定要做什麼或不做什麼,他不排斥也不會強求,一切就讓決策者決定,但“不代表黨,我自已也是可以去”。儘管謝沒把話說白,但其實就是隔空向蘇貞昌喊話,強調自己即便缺乏黨的光環,依舊不會退出兩岸戰場。

  儘管蘇貞昌方面不斷強調“人事的問題要等到最後階段才能決定”,但其實,儘管一個多月前蘇貞昌確實有意與謝長廷在兩岸事務上“分進合擊”,但這段時間以來,隨著全代會落幕,蘇系確定在黨內的穩固地位後,蘇貞昌本人及親蘇派系,對於攸關民進黨權力佈局的兩岸兵權,已開始產生“到底要不要釋權”的猶豫。

  尤其,中共十八後,民進黨將發表對新領導人習近平的重大政治宣示,面對這樣的重大歷史際遇,蘇貞昌若將與主席位階平行的“兩岸事務委員會”,交由謝長廷主導的話,必然得面臨“鎂光燈少一半”的窘境;甚至,還可能讓已經在兩岸議題上鑽研多年的謝長廷獨占鰲頭,難攖其鋒,主席光芒頓然失色。

  對於有意角逐二O一六的蘇貞昌而言,如何讓黨內支持者相信他有贏的本事,也讓一般民眾有信心把票投給民進黨,中國政策的優劣將是評判的關鍵,所以蘇貞昌豈會甘願放棄這個大好舞台?

  換言之,中國事務委員會的人事佈局,徹底牽動未來幾年民進黨內的權力佈局。因此,部分親近蘇貞昌的派系,已對謝系展開牽制動作。其中,有人就開始在黨內放出耳語,將謝長廷“建議民進黨召開中國政策大辯論”的說法,解釋為“謝長廷已私下婉拒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

  甚至,有親近蘇貞昌的人士表示,“兩岸議題”是“總統”候選人或“總統”才要面對的問題,換言之,現在的民進黨主席,根本不需要急著處理兩岸,只要等到“總統”選戰到來時,再臨時以“選舉戰術”提出對策,讓台灣選民願意相信民進黨有能力處理兩岸事務即可。

  依照蘇貞昌“缺乏賭性、謹小慎為”的性格來看,現階段確實很可能不會碰觸必然引起重大爭議的兩岸議題。畢竟,對他來說,“當‘總統’才是王道”,如果一個不小心衝過頭,讓基本教義派轉向擁抱蔡英文,反而會得不償失。
只是,蘇貞昌真能扛得下這個攸關民進黨命運的重責嗎?

  先不論他上任民進黨主席後,是否有對兩岸發表過“有意義的談話”,光是日前蘇貞昌向媒體表示,如果溫家寶願意訪台,他可以以前“行政院長”身份陪同“爬山”。這一段冷笑話,老實說,真的很不好笑,因為作為政黨領導人,理應以臨淵屨薄的態度步步為營行穩致遠,避免亂講話、誤大事。

  周恩來曾說過“外交無小事”,結果蘇貞昌在面對中國時,儘管貴為台灣最大在野黨主席,卻以如此輕慢的態度發表國際談話,態度既不莊重又顯突兀,導致中國大陸方面,完全不願對他這番談話發表回應。

  令人無言的是,到今天為止,蘇貞昌似乎還是想用華麗的詞藻,來掩飾連自己都感到汗顏的知識程度。否則,怎麼又會在“相約爬山”之後,又蹦出一句“中國是一隻大象”的話呢?

  許信良在今年民進黨主席選舉過程中,曾清楚指出有志於2016大位的人,最好不要擔任這一屆黨主席。因為,新任的黨主席,必然得處理民進黨最敏感的兩岸政治議題,而在黨內處理兩岸,又勢必成為眾矢之的,飽受攻擊、受傷慘烈,當然不利於爭取下屆“總統”。

  如今,許信良這席話果然箴語成真,蘇貞昌為了避免讓自己在處理兩岸問題時受傷過重,讓他對於兩岸政策的態度,已經設下兩道原則,第一是避免任何可能的爭議;第二則是擠壓小英,拿下黨內“總統”入門券。除此之外,別無其它目標,奢談提出具體而可行的主張,或是展開對中國大陸的可行作為。

  所以,“蘇、謝合”到底能否成真?必須說,從近來蘇貞昌及週邊者的談話來看,他已經用行動,向黨內宣告主導民進黨兩岸政策的決心。

  然而,決定自己硬幹的蘇貞昌,即便通過黨內“總統”初選,但接下來真能如他所願“兩岸問題等選舉到了再說”嗎?這個問題的答案,用膝蓋想也知道,當然是不行,所以,蘇貞昌是不是應該試著學會與敵人合作,讓謝長廷一塊來幫忙擋子彈了呢?

  如果蘇貞昌依舊只求“個人圓滿”,那麼,現在就已經可以預言,即便國民黨再多幾個林益世,還是能繼續延續政權。因為,屆時台灣的“總統”選舉,必將重演2012中國、美國合作輔選,國民黨躺著選也贏的歷史事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