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戰鬥團隊”成形 蔡英文備戰2016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5 08:56:30  


  中評社台北8月5日電/“總統”敗選後,蔡英文旋即辭去黨魁、不再過問黨務,專注籌設個人基金會。一連串看似逐步淡出權力核心的動作,實際上卻是蔡英文在未來兩年無法掌握黨機器的政治現實下,經過精密盤算後的舉措。若能藉基金會運作,勾勒出台灣未來發展的鮮明藍圖,蔡英文不僅能在綠營內部維持競爭力,更可望為二○一六東山再起,搶佔有利先機。 

  中國時報今天特稿說,儘管一再強調絕不涉入政治活動,但小英基金會的董事及執行階層卻充滿濃濃政治味,林全、陳博志、張景森同為擘劃“十年政綱”的政策幕僚;延攬商界出身的張振亞擔任副執行長,無疑是想借重其行銷長才,替蔡英文“保溫”;若蔡英文極為倚重的政治幕僚洪耀福未來也加入基金會運作,小英備戰下屆大選的“戰鬥團隊”已儼然成形。 

  民進黨無法在今年大選重返執政,關鍵在於無法針對多數民眾最關心的兩岸關係及經濟發展問題,提出具體方案;就連頗具政策論述能力、洋洋灑灑提出“十年政綱”的蔡英文,選戰末期也因民進黨傳統意識型態牽絆,在相關議題上顯得左支右絀。 

  這次蔡英文成立個人基金會,開宗明義就將“形塑公共政策”列為首要目標,顯然是想利用“承平時期”,全面檢討各領域政策的不足,不讓上次選舉窘境再次發生。林全直言,“十年政綱代表蔡英文選舉期間對台灣未來的看法,但狀況不會一成不變。”更透露基金會不只想“促進對話”,而意圖在下次“總統”大選前,提出一分完整度更甚於“十年政綱”的政策白皮書。 

  相對於蘇貞昌接掌黨機器以後,對內需整合派系糾葛,對外需回應各項重大民生及政治議題。此時蔡英文從民間出發,不僅能免於腹背受敵的壓力;遠離黨機器,也意味著蔡英文在探索政策路線時,能不受黨內守舊勢力掣肘,獲得更多自主空間。 

  一位黨內人士形容,同時放入政策專家、政治幕僚、行銷高手的小英基金會,性質迥異於一般的政黨智庫或個人基金會,反而像是一座全新的“實驗室”。這樣的實驗室能為民進黨及蔡英文本身二○一六重返執政帶來什麼“新發明”,各界都將引頸期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