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蘇貞昌打的安全牌並不安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5 11:03:29  


蘇貞昌之所以如此,固然是他對客觀形勢的判斷不夠深入,但主要是性格使然。
  中評社台北8月5日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日前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表示,“民進黨在其中國政策上有其堅持,但絕非鐵板一塊”;同時強調“民進黨代表台灣主流民意,中國要了解台灣,須與民進黨接觸”。這段談話非但未能展現蘇貞昌在兩岸政策上的超越,反而更證實他仍在台獨傳統思維的泥沼打轉。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社評說,蘇貞昌就任黨主席兩個月以來,雖然在兩岸政策上多次發言,但內容全是不著邊際的空泛言論;他在黨中央恢復“中國事務部”,並規劃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自認為是“對中國釋放善意”,但時至今日,主其事者的人選,始終未能確定;他對南海與陸資來台的態度,與獨派如出一轍。如今,他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推測其動機不外以下幾點:第一,消除中國大陸對其疑慮;第二,對國際展現其兩岸政策的靈活與彈性;第三,宣示其維護台灣主權的堅定立場;第四,顯現其兩岸政策超越蔡英文。
 
  蘇貞昌的動機當然可以理解,但其效果卻極可能適得其反。對大陸來講,蘇貞昌“歡迎中國人多來看看”的言論,擺明了就是堅持“一邊一國”立場,把中國大陸視為外國。試想,這種態度怎麼可能讓大陸消除疑慮?在國際方面,蘇貞昌至今仍不承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並繼續堅持支持台獨的立場,這樣的作法與以往有何差異?一旦民進黨重新執政,兩岸之間會不會又重新恢復敵對的緊張關係?試問,蘇貞昌的兩岸政策的彈性究竟在哪裡?
 
  對內方面,蘇貞昌以蔡英文為假想敵,一言一行莫不試圖超越蔡英文,但在兩岸方面,蔡英文浸潤已久,兩人相差不可以道里計。蔡英文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固然抽象,但蘇貞昌兩岸論述更是空洞,要想超越蔡英文,恐怕還需相當時日;唯一的成果,大概只有藉不斷的宣示台灣主權向獨派輸誠,穩住基本票。
 
  蘇貞昌之所以如此,固然是他對客觀形勢的判斷不夠深入,但主要是性格使然。長久以來,蘇貞昌外表雖給人“街衝衝”的感覺,實際上他的個性卻是瞻前顧後,患得患失,既缺乏當機立斷的魄力,也沒有大開大闔的雄心,和他相識多年的陳水扁就曾經批評“蘇貞昌臨事未決且求全的個性,往往讓他錯失先著,延誤戎機”;陳水扁認為“蘇貞昌想要競選‘總統’大位,除必要的韌性、霸性外,適度的賭性是不可或缺的,不能機關算盡,坐等穩贏才做,都已經來不及。凡事考慮再三,只能走在別人的腳步之後。”
 
  正因為這種謹小慎微的個性,使蘇貞昌雖然口口聲聲超越,卻只敢打守成的安全牌。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就抨擊蘇貞昌上任以來,對外只求明哲保身,一心盼望國民黨犯錯讓民進黨取得機會;對內擴大黨內結盟,避免得罪派系,爭取“總統”提名;對兩岸則不求領導改變,避免爭議。
 
  可以斷言,大陸方面絕不會接受蘇貞昌這些言論,蘇貞昌的動作即使不被大陸當成惡意,至少也不會視為善意!在二O一四年七合一選舉之前,蘇貞昌在兩岸政策上既不會突破台灣前途決議文的窠臼,也不會改變“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基本立場,在這樣的狀況下,守成策略或許可以“固本”,但卻很難擴張版圖,要想贏取二O一六,顯然還有相當大的困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