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吳子嘉:謝長廷訪中 蘇貞昌落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03 11:01:04  


  中評社台北10月3日電/民進黨重量級中常委謝長廷明天啟程訪問大陸,對民進黨生態了解甚深的“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發表文章“謝長廷訪中,蘇貞昌落寞”指出,當許信良、陳菊、林濁水、段宜康,甚至是獨派大老辜寬敏,都已經表態認同謝長廷訪問中國大陸,連游錫堃也罕見的不表示反對意見,難道蘇貞昌還認為“這件事不急”嗎?

  吳子嘉文章指出,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儘管各界對於謝長廷訪問中國的背後理由與意涵,有各種不同的解讀,但真正催促他決定在中共十八大前夕登陸的“動力”,無非就是這席簡單的道理,亦即他再也無法忍受已經擔任民進黨主席逾四個月的蘇貞昌,面對中國只有坐而言,卻始終不願起而行。

  在蘇貞昌傳出有意邀請謝長廷擔任“中國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後,由於蘇一再對此人事佈局表示“這件事不急”,因此當時筆者曾撰文分析謝訪中的最佳時機,應該是落在明年三月份以後,俟中國大陸政協、人大兩會結束,新的中國領導階層底定,且蘇、謝共同主導的中國政策委員會出爈,屆時,謝再以主委身份風光上路,應當會是最折衷也最賓主盡歡的方案。

  但誰也沒料到,蘇貞昌竟然會把黨主席的格局,縮小成今天這種模樣,終而讓整個民進黨的中國步調必須重新改寫。

  早在十二年前,當時還是高雄市長的謝長廷,就曾有意應時任廈門市長的朱亞衍之邀訪問廈門,但最後卻在陳水扁及蔡英文的力阻下無奈喊卡。直至今日,謝遲遲無法忘懷這段歷史,不時對身邊的人說“如果當時我去得成,兩岸就不會成為民進黨的障礙了……”扼惋之情,溢於言表。

  直到今年初,蔡英文在“總統”大選上的失利,就某種角度而言,確實證明了當年謝長廷的想法是對的;因為,他早預料到與中國和平相處,是台灣不得不走的一條路。因此,今年一月十四日晚間開票結果出爐後,謝就認定未來四年重返執政的關鍵,就看民進黨能否在短時間內,快速彌補過去十二年的“民共空窗期”。

  問題是,打著“衝衝衝”招牌的蘇貞昌,雖然在選前就承諾將邀請謝長廷擔任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並在當選黨主席的第一時間,宣示要“積極”處理中國事務。但事實證明,蘇貞昌只是把台灣最大在野黨主席,當成“吃人頭路”,就任四個月以來總是把自己弄得很忙,但如果問他到底在忙些什麼,老實說,可能連他自己都不太好意思說出口。

  因為,過去這段時間,蘇貞昌只做了三件事。第一,分糖果給各系統,拉黨結派,鋪陳“獵英計劃”;第二,周遊台灣,買名產、逛茶園,鋪墊個人“總統計劃”;第三,廣邀學者,初探中國大陸,研擬個人的“讀書計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