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幕後:“憲法各表”蘇未表 蘇謝合瀕破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7 08:04:49  


  中評社台北10月17日電/即將主導民進黨兩岸政策走向的“中國事務委員會”,原傳出可能由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掌舵。但據了解,由於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始終不願對謝主張的“憲法各表”表態,雙方迄今無法對該委員會定位達成共識;謝為避免“船長、舵手不同調”,目前已做好最壞打算,不排除透過維新基金會“自己做自己的”,蘇、謝合恐已瀕臨破局。 

  中國時報報道,早在今年五月黨主席改選前,蘇貞昌就已當面徵詢謝長廷出任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的可能性。但據了解,截至目前為止,雙方的合作仍僅止於“互釋善意”,從未對該委員會的組織、定位以及功能有深入對話。 

  謝長廷陣營坦承,民進黨人不可能接受一中的文字,而“憲法各表”是他謝經過苦思後,認為可以突破國民黨“一中各表”障礙的“創造性模糊”。謝原本期望蘇貞昌能在黨務穩定後,審慎思考是否接受“憲法各表”。 

  但截至目前,蘇貞昌的態度就是“這件事不急”,到現在還在整合各派系看法,顯然與謝的期待出現嚴重落差。 

  “作為黨員,我們有絕對責任為黨達成重返執政的目標;但是,如果今天船長與舵手的想法是一南一北,船還開得下去嗎?”一名謝系“立委”憂心的說,只要蘇貞昌有需要,謝當然願意協助,但前提是“蘇要認同“憲法各表”;假若連這點默契都欠缺,意見南轅北轍,肯定會不歡而散。 

  “先理念、再意願”,是謝長廷思考與蘇貞昌合作的前提。但這段時間以來,蘇貞昌方面鮮少向謝表明中國事務委員會的可能定位,連該委員會“是要和大陸打架?還是要和對岸交朋友?”都還未確定,讓謝頗為不解。 

  一名與謝系友好的人士坦言,蘇確實對謝表示極大善意;問題是,蘇本人或許是仍未抓到兩岸政策的軸線,才會遲遲無法對謝的主張有進一步的看法,這樣拖下去,將傷害彼此互信。 

  該人士說,黨主席確實應當求取最大“人和”,但主事者若缺乏中心思想,在“誰都不想得罪”的心態下,就很容易在兩岸問題的突破上遇到瓶頸。 

  尤其,日前以“維新基金會董事長”名義出訪大陸的謝長廷,不僅北京當局釋出善意,廈門大學台研院院長劉國深更當面表示“期待能與‘維新基金會’展開進一步交流”,都強化他“不見得要擔任黨職,才能推動民、共交流”的想法。 

  因此,在蘇貞昌沒有提出具體時間表的情況下,謝長廷已做好準備,一方面持續尋求與蘇合作的可能;一方面則另闢“獨立戰線”,若合作破局,將持續自己的步調,力促基金會成為民、共交流的“民間平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