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蘇貞昌上街 無法累積政治動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1 08:32:43  


  中評社台北12月11日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日前對外表示,馬政府改革步調錯亂,經濟衰敗、物價飛漲、民生痛苦,對壹傳媒交易案又遲不表態,民進黨為回應民意,下個月要上街頭提出訴求。作為最大在野黨的主席,蘇貞昌當然可以發動支持者上街來表達訴求,對執政黨形成壓力,以利其理想中的改革得以有所進展,只是除了上街後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嗎?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發表社評指出,民進黨毫無疑問是靠著街頭運動起家的,所以總是鍾情於在街頭動員支持力量,以累積未來選舉動員的能量。也正因為偏好在街頭累積動員能量,甚至在執政時都還要動員支持群眾上街,來支持其所推動的政策,進而留下“當家鬧事”的形象。然而在街頭累積動員能量,總是件勞民傷財的事,再加上易引發“走路工”的疑慮,遂使民進黨轉採議會與街頭並重路線,不再完全熱衷於街頭。 

  上街累積支持力量是選舉動員的重要工具,如今距離2014年年底的“七合一”選舉還有將近2年的時間,民進黨在此時要上街表達訴求,當然不是為了選舉,而是想要藉此累積政治動能,能夠在執政黨聲望不佳的情況下,對於本身的動員力量有所瞭解,以利未來選舉需要上街動員的參考。 

  尤其蘇貞昌自從接任主席後,在島內政策提議方面屢屢受到前主席蔡英文的干擾,在兩岸政策規劃方面也不時遭遇前“行政院長”謝長廷的挑戰,藉上街動員支持力量的操兵,正可樹立其本身在黨內的領導權威。畢竟只有黨主席才有名正言順的地位來發動街頭抗議活動,至於該街頭運動是否真的師出有名,恐怕不是最優先的考量因素,否則提出的抗議主題又豈會如此軟弱無力。 

  觀諸蘇貞昌所提的抗議內容:馬政府改革步調錯亂,經濟衰敗、物價飛漲、民生痛苦,對壹傳媒交易案又遲不表態,任何一項都有值商榷的餘地。關於軍公教年終慰問金發放的改革,府院“照顧弱勢、關懷忠良”的原則始終未變,只是在改革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雜音,畢竟讓原本領有年終慰問金人士輕易接受不領,甚至未來退休給付可能愈來愈少,不是件容易事,又豈能有過多的苛責。 

  至於經濟衰敗、物價飛漲及民生痛苦,這與國際經濟發展的大環境有關,台灣的經濟原本就依賴外貿甚深,當美國、大陸及歐洲市場都在衰退時,台灣又豈能獨好,再加上台灣本身市場過小,要靠內需拉抬經濟成長的效果恐非常有限。維持台灣本身經濟發展動能,續勢待發,是目前最佳選擇。過多政府的介入,不但對經濟發展無益,反而更容易導致資源的錯置與浪費。 

  至於對壹傳媒交易案,原本就是一樁單純的商業併購案,只要沒有違反相關法令,不知政府要表什麼態?如果單純的媒體併購案,政府都要表態,試問要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何用?若是擔心現有法令不足以防止媒體壟斷的問題,推動修法就可達成目的,為何要表態呢?民主是要以法治來支撐,不能因為少數人擔心特定媒體的立場及媒體壟斷的問題,就可以不依法行政。 

  面對台灣當前的政經發展處境,在野黨可以做的是提出具體可行的政策方案,來督促執政黨的施政,相信老百姓會肯定在野黨的執政實力,也會有信心讓政黨再次輪替。然而在野黨除了提議召開“國是會議”外,並沒有提出什麼振興經濟方案,如今又想要藉上街頭來累積政治動能,恐怕會弄巧成拙。因為真正政治動能的累積是讓老百姓看到執政實力,而不是街頭的動員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