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謝長廷:承認92年有個會 維持模糊空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9 01:21:24  


 
  他強調,有爭議的部份如果不去面對,就無法解決差異,面對差異才能處理差異。他提出“憲法各表”,就是要將各表的精神延續下去。

  謝長廷說,他承認1992年有一個會議,但他認為1992年的會議精神就是“憲法各表”,雙方依照“憲法”,台灣跟大陸各自表示自己的身分。

  他指出,“憲法各表”是兩岸有兩部“憲法”,各自以“憲法”表達立場,互相雖有差異但可以對話。“一中各表”是中國只有一個,不是“中華民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只有一個是正統、合法,這是零和的結果,是冷戰時代的產物,這是兩者很大的差異。

  至於,“一中各表”因為只有其中一個中國是合法的,所以我們必須說“中華民國”的主權是及於大陸,大陸也要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及於台灣。這種說法就含有對方是違法的意思,我們也不能承認“中華民國”是違法的,這也和事實不合。謝長廷認為目前的兩岸關係就是現狀互不隸屬,“憲法”有特殊關係,“憲法”的特殊關係就讓後代的智慧來解釋。

  謝長廷表示,原本的“中華民國憲法”不合理的部分太多,所以我們過去要求制憲、“修憲”。但是經過20多年,時空環境有許多的變化,這部“憲法”經過七次“修憲”後,許多不合理的部份已經修改過,所以要求制憲的必要性與強度已經降低。

  其次,在目前的國際情勢下,美國、日本不一定支持台灣制定新憲。而在兩岸,用“中華民國”的名稱交流,較能維持一個模糊的創造性空間。如果大陸的共產黨宣佈“中華民國憲法”無效,我們要求制憲的能量就會變大,到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來制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