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吳子嘉:搶救蘇主席的最後一帖“白虎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5 16:27:42  


蘇貞昌
  中評社台北1月15日電/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今天在該報撰文說,蘇貞昌在火大遊行的尾聲,慷慨激昂的宣布“罷免“總統”、罷免“立委”、撤換“內閣”,對比舞台下稀稀落落不到三千人的場面,在寒風刺骨的夜裡,悲愴中夾雜著力不從心的辛酸。然而,儘管罷馬是不可能的任務,最後也只會激化藍、綠對立,無助民進黨擴張基本盤,但蘇貞昌盤算的,卻是藉此造勢逼人,對內壓制蔡英文、謝長廷、游錫堃等大老,避免個人的主席威信面臨崩盤危機。

  換言之,罷免馬英九,已經成為搶救蘇主席的最後一帖“白虎湯”。

  其實,早在蘇貞昌於去年十二月喊出“火大遊行”後,黨內人士就心知肚明,他走街頭的原因,真正目的並非為了要民主、要改革、要生活,而是他個人在面臨“馬蘇會”、“蘇謝合”破局後,黨內領導能量急速下墜,才不得不發起遊行,創造黨內短期內的共同目標,以免“桶箍”變“跛腳”。

  然而,當所有人都在等著他遊行回來後,趕緊回頭處理實質的政策擬定,並思考如何替開花的“中國事務委員會”進行善後工作。沒想到,在遊行結束前幾分鐘,他竟然唱起“罷馬”安可曲,還加場演出,宣布將一路演到五二O之後,跌破一群對民進黨仍充滿期待者的眼鏡。

  必須說,無論一一三的遊行訴求、目的為何,蘇貞昌領導的民進黨,最終能成功的號召二十萬人走上街頭,行動成功是不爭的事實,也讓蘇貞昌的聲望出現谷底翻升的契機。

  當時,蘇貞昌若能挾著民氣,因勢利導,再接再厲要求馬英九召開“國是會議”,透過人民、“國會”、媒體三種力量施壓,即便馬英九仍繼續迴避,終究能引爆更強烈的民意反彈,並塑造民進黨“準執政”的有效監督者形象,更可望逼出國民黨內部的反馬力量,正面效應不容小覷。

  率先喊出“國是會議”蔡英文,就是看見這個突破點,才會在多次受挫後,仍繼續在火大晚會中倡議相同主張。沒想到就在幾分鐘後,蘇貞昌卻喊出“罷免馬英九”,這不僅是重重甩了蔡英文一巴掌,更等於是宣告“國是會議”從此破局。

  但為何前一天還在主張朝野合作的蘇貞昌,一夜之間逆轉立場,從對話走向對抗,發動“準革命行為”的罷免案,讓逐漸營造出的理性思辯空間突然消失?

  尤其,去年綠營在“立法院”提案撤換陳冲“內閣”,一如預期以失敗作收;如今,連倒閣力量都沒有的民進黨,又豈能奢談執行難度更高的“總統”罷免?

  有人說民進黨不該存在失敗主義,既然決定提案罷免,就要衝到底。問題是,如果連黨的秘書長林錫耀都認為“罷免只是運動,無關成功或失敗”,那民進黨憑什麼說服人民蘇貞昌是玩真的?反過來說,如果林錫耀所說為真,那麼,蘇貞昌所謂的“罷馬”就是玩假的。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台灣綠營輿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