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王崑義:李登輝切割中國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05 09:46:04  


李登輝
  中評社台北6月5日電/李登輝日前在他的新書發表會中說到,台灣人不是屬於中華民族,民族主義的時代已經過去,台灣最大的資產是民主自由,台灣只有團結才能走出去。其實最早否定台灣人是屬於中華民族的說法,應該是1990年代許信良曾經提出的“新興民族論”,在許信良提出“新興民族論”的時代,否定台灣人的民族取向,也許具有意義,但李登輝在當前繼續否定台灣人的民族取向,顯然他是衝著習近平大談“中國夢”所激發出來的危機意識。 

  民族主義方興未艾 

  台灣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今天在旺報發表文章說,在自由主義極度樂觀的1990年代,雖然一面樂觀的看待“歷史的終結”,卻也一面在極端的種族大屠殺中,讓聯合國不得不出動維和部隊在各地“建造和平”,也發動幾波的武力攻擊,遏止種族大屠殺的繼續發生。這樣“建造和平”的行動,最終在1999年所發生的科索沃戰爭,作為20世紀的終結。 

  但是進入21世紀以後,民族國家並沒有終結,反而在反恐戰爭中更為強化,只有重新喚醒民族主義,才能戰勝無所不在的恐怖主義。特別是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發生以後,民族國家發現唯有更為團結,才能抵禦一波波的經濟危機的襲擊。所以,李登輝說“民主自由是台灣最大的資產”,沒錯,但說民族主義已經成為過去式,恐怕還值得商榷。 

  要知道,喜歡提倡民族主義的國家,大多是一些還缺乏認同的國家最需要,像台灣這種對中華民族的認同,以及對台灣的認同,都還無法凝聚一塊的國家,完全不談民族主義,並不見得對台灣有好處。過去,大家喜歡以“中華/台灣”的區分,來界定統獨的認同指標,但這樣只有讓台灣的政治更加分歧。 

  即使現在兩岸關係已經改善,但是統獨的意象仍然左右台灣人的認同意識,這對希望以“民主自由”來鞏固台灣人對民主政治的認同,恐怕還是相當脆弱。尤其是馬英九執政5年來兩岸的深化交流,在中國大陸強調集體主義的民族主義為政治宣傳的重要標的,台灣人民想完全擺脫對中華民族的認同,獨自走向自由主義的民主政治,應該很難有太多的空間。 

  台灣如果無法造就台灣的民族主義,做為台灣人民的認同指標,就想完全切斷跟中華民族的關係,這恐怕不是靠政治宣傳就可以達陣。因此,李登輝完全把台灣人和中華民族進行切割,不必然對台灣有正面的價值,反而容易讓台灣政治再次陷入民族認同的鬥爭。 

  新興民族論沒成功 

  因此,台灣的民族主義還是有必要存在的,早年許信良企圖以“新興民族論”來將台灣與中華民族進行切割,反而讓台灣內部的統獨爭議更為嚴重,最後逼得使許信良不得不退出民進黨,向泛藍陣營靠攏,顯示綠營想改造台灣人的民族認同並未成功。 

  雖然許信良最後又重回民進黨,但他回到民進黨以後,並沒有再宣揚“新興民族”,而一直想把台灣跟大陸的民族認同進行連結。這也是許信良在參與2012年“總統”大選的民進黨初選中,他並沒有鼓吹台灣人不等同於中華民族,反而大力宣傳兩岸融合論,希望在共同的民族認同下,幫助台灣找到出路。 

  根出同源很難切割 

  當然,李登輝這時會提出台灣人不是中華民族的說法,顯然李登輝發現習近平上台後,一直在鼓吹“中國夢”,而習近平對“中國夢”的界定,其中就有很強烈希望中華民族能夠復興的想法,李登輝為了切斷台灣人也跟著習近平去做“中國夢”,所以他把台灣和中華民族的關係進行切割,其實就是防範台灣人跟著中國大陸去做“中國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