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林向愷:台灣經濟體質孱弱 不能亂服補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1-29 01:07:19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與鄭文燦對媒體說明。(中評社 鄒麗泳攝)
  中評社台北11月29日電(記者 鄒麗泳)民進黨28日召開第八次對中政策擴大會議,中國事務委員會發言人鄭文燦與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會後轉述,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以“台灣經濟戰略再思考”發表引言時指出,民進黨應以台灣的主體性來思考兩岸經貿策略,未來台灣的產業政策,必須兼顧“國安”、提高就業與所得之需求。

  林向愷強調,台灣應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破除“去製造業迷思”,產業應有做“唯一”而不是“第一”這種大量生產策略。

  第八次對中擴大會議(華山會議)的討論主題是“中國經濟轉型與台灣發展策略”,由民進黨財經策略小組召集人、 “新台灣國策智庫”董事長吳榮義主持。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說,FTA、零關稅乃至減稅措施都不會自動帶來產業升級與經濟發展。體質孱弱的台灣經濟真正需要的是徹底調養體質,亂服補藥只會適得其反加重病情。

  他認為,造成台灣經濟體質孱弱的原因,在於過去追求快速成長的策略係以犧牲長期經濟發展所需的關鍵要素為代價:基礎科研實力、公平分配、環境正義與社會團結,這些要素無一不影響社會意識與“國家”認同的建立。未來在思考“國家”經濟戰略時,應該扣緊這些價值思維,以統整性觀點修補過去遭“掠奪-遷徙”模式破壞的社會肌理與經濟體系,整合已然支離破碎的各項公共政策,重新建構以“長期-紮根”為主軸的價值導向經濟體系,方能鞏固“國家”經貿自主性,維護“國家”主權與自由民主體制。 

  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劉孟俊則以“中國國有企業集團興起與對台投資的意涵”為題發表引言。劉孟俊分析,中國國企是中國以各式各樣的政府補貼政策扶植起來,具有大型化與集團化的特性,在中國入榜世界前500大的79家企業中,即有66家屬於國企。

  劉孟俊說,中國國企由於同時具有政治身分,國企反而會回過頭來影響中國的決策,以至於中國國企不斷壯大。

  至於中國國企是否投資、併購台灣的企業?劉孟俊指出,台灣的經濟規模太小,國企在從事海外投資時根本看不上眼,未來中國國企如果投資台灣,多半將是政治考量。他呼籲,不能只從兩岸關係來看兩岸,應從台灣對區域的吸引力來看待經貿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