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論壇:世界與中國重大事件觀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04 00:07:17  


著名國際問題專家、中國評論月刊學術顧問郭震遠研究員。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飛濤博士認為,美國信用評級下調的象徵性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信用下調本身的經濟含義,其複雜的政治影響還將持續發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一直大行其道的“美國衰落論”並非虛言,標普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則無疑為這一論調作了注腳。奧巴馬本人成了本次評級下調的直接受害者,可能是其選舉道路上的第一個陷阱。近期中美互動頻繁,美國主動與中國交流、尋求中國支持的態勢明顯加強。

  中國社科院亞太研究所安全外交研究室主任張潔博士認為,總的來看,由於與中國實力差距巨大,周邊國家在有限加強軍備建設的同時,紛紛選擇利用美國制衡中國。未來,中國崛起很有可能將面臨一個在美國主導下的雁形安全模式。美國是領頭雁,第二梯隊是美日、美韓同盟,第三梯隊是澳大利亞、菲律賓和泰國等美國盟國,第四梯隊是越南、印度尼西亞、印度。而他們所針對的,則是中國。當然這種模式的有效性還有待觀察,效果主要取決於美國的意願與能力,以及其在多大的程度上參與亞太事務。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余翔博士表示,歐債危機“回潮”至少反映出,歐盟救援並未收到預期效果、歐元區應對危機思路受到質疑、重債國融資更加困難這樣幾個問題。歐債危機發生後,歐洲走的是“緊財政,寬貨幣”的政策之路,應警惕美債歐債危機形成“共振”效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