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空襲伊拉克,美國難以全身而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24 00:40:14


 
  更何況,如果任由ISIS武裝恣意蔓延,整個中東地區都可能被捲入戰火,並淪為恐怖分子對美國及西方發動恐怖襲擊的“策源地”。如此,不僅意味著美國主導的中東秩序蕩然無存,意味著美國反恐戰略的失敗,也將衝擊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還會對美國的本土安全構成巨大威脅。因此,美國出手遏制ISIS顯然勢在必行。 

  但是,早在2008年競選總統期間,奧巴馬就將伊拉克戰爭稱作“錯誤戰爭”,力主從伊拉克撤軍。入主白宮後,奧巴馬逐步實現了其競選承諾,於2012年12月將最後一名美軍作戰人員撤離伊拉克,讓美國徹底擺脫了伊拉克困局。這也是奧巴馬自以為豪的政績,對於奧巴馬來說,若再派出軍隊介入伊拉克,會使這一成績大打折扣。
 
  外界認為,在處理敘利亞動亂、烏克蘭危機等國際問題上,奧巴馬一直被指“弱勢總統”,備受抨擊,所以奧巴馬拍板空中打擊,也是展示了對待ISIS武裝的強硬態度,有助於挽回其在處理危機事態上的“軟弱”形象。 

  奧巴馬業已宣稱,對伊空襲打擊“伊黎”是長期戰略行動,但在沒有地面部隊配合的情況下,“定點空襲”對遏制ISIS的擴張作用有限,人們最關心的莫過於美軍會不會“從天而降”,由空中打擊轉為地面軍事干預。從目前來看,美國不太可能派遣地面部隊,奧巴馬也重申了多次“美軍地面部隊不會重返伊拉克”。畢竟,發動空襲,美軍傷亡風險較小,也便於及時抽身。 

  但是,遏制ISIS進攻勢頭易,徹底擊敗ISIS難,奧巴馬難免還得面對是否派出地面部隊的兩難困境。外界認為,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不能“打一陣就跑”,而應除惡務盡,最大限度地消滅這個極端恐怖組織。而且,今天的伊拉克亂局,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美國一手造成的,解鈴還需系鈴人,美國作為世界上國力最為強大的國家,逃避對這個爛攤子應有的責任,畢竟說不過去,但是美國大兵一但進入伊拉克國境,很難脫身,也是意料中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