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軍事交流:中美關係風向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4 00:50:46  


有關美國對華戰略之一的“C形包圍”概念頗受關注。
  中評社北京1月14日電/時代周報文章:中美軍事交流向來是中美關係的風向標,這次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訪華,也預示著因匯率、貿易等問題陷入低谷的中美關係開始回暖。

  在這之前,有關美國對華戰略之一的“C形包圍”概念頗受關注。這既是因為美國重返亞洲的種種舉措所致,也是兩國溝通不暢所致。

  “C形包圍”新注腳?

  “以日本為起點,經南海周邊國家和印度,再到阿富汗對中國形成了包圍之勢。”2009年10月,中國軍事專家、空軍上校戴旭在其著作《C形包圍:內憂外患下的中國突圍》一書中,首先描述了美國“C形包圍”中國的構想。

  “我不是那個高喊‘狼來了’的孩子,我是一個以軍人身份研究戰略的人。2009年底,我出版了《C形包圍圈》一書,而迄今為止,美國的各種行徑已經徹底印證了我提出的理論。”戴旭日前對媒體表示。

  作為一種對華戰略,美國的軍事部署確有鉗制意味;但中方對此亦有相應對策。攻與守,向來能夠演繹出精彩的故事。

  1月9日,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受中國方面的邀請,對中國進行了為期4天的訪問。

  1月11日,據新華社報道,中午12時50分,中國殲-20隱形戰鬥機首次進行升空飛行測試,並於13時05分成功著陸。

  “殲-20的首飛明顯是為了向美國及其他關注中國國防現代化的國家傳遞信息。”加拿大《漢和亞洲防務》雜誌總編輯、著名軍事問題專家平可夫認為,“不過,蓋茨訪問中國時,美國向東亞地區派遣了第二艘核動力航母,並將在該地區展開一系列軍事演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