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吳敦義將表演政治學詮釋得淋漓盡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25 09:52:38  


  中評社台北9月25日電/聯合報今天的“聯合筆記”文章說,“國會”剛開議,吳敦義兩度列席備詢,將“表演政治學”詮釋得淋漓盡致;與綠委蔡同榮的幾番對話更經典,讓新聞熱度持續飆升。“政院”官員戲稱:“‘吳揆’出場,就是收視率保證!”

  文章說,劉兆玄雖有專業之譽,但列席總質詢卻如“劉教授”,答詢中規中矩,在傳媒眼中卻是“枯燥、無趣”。尤其“閣員”年齡偏高,一天轟炸下來,疲態盡現。反觀吳朱“內閣”,或許是年齡優勢,頗有朝氣。上周五總質詢結束,還有餘力邀集首長會商到深夜。

  這種拚勁與口才,創造出許多新聞元素。例如“立委”質詢時搬弄典故卻忘詞,“吳揆”還幫忙提辭;決策會議前後,“吳揆”會主動受訪,說明要旨,運用賣點。拜會無盟時,主人準備了五百元便當;“吳揆”隨後拜會民進黨團,端起桌上茶水說:“這茶不知道一兩多少錢,但喝起來很甘美”,巧妙化解先前便當的尷尬。

  文章指,“吳揆”硬拉蔡同榮手,更被形容為“牽手情”,認為是“以柔克剛”。也惹得蔡老董直抱怨,說跟“吳揆”對話“真是勞神勞命。”民代出身,“吳揆”親和力足夠,下鄉能與民眾打成一片,與人攀談喜歡拉住對方的手拉近距離。就任前,媒體曾調侃將來見面不易,“吳揆”趕緊挪動坐姿,作勢用膝蓋輕觸記者說:“來,我們促膝長談!”

  政論家形容劉兆玄是技術官僚、吳敦義是專業政客,黨政人士卻有不同觀察,認為劉雖專業,或許心中自認“犧牲、付出”,總少了點“豁出去的感覺”,這是前後任“內閣”最大的差異。

  文章說,吳敦義、朱立倫都有更上層樓的雄心,這與劉兆玄以穩住大局“守成”為重的心態,本質上便不相同。至於馬政府聲望能否回升,就看吳朱能否撐起“票房保證”的好口碑。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