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胡興華:ECFA不會影響台灣農民權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1 11:50:19  


胡興華表示,簽署ECFA後,不會有任何農民因此而失業。(中評社 康子仁攝)
  中評社台北2月1日 (記者 康子仁)台灣《自由時報》報導,學者估計ECFA簽署後一旦開放農產品入台,將導致29萬農民失業,台“農委會”今天召開記者會強調,這項研究假設是以開放大陸農產品為前提,其假設毫無根據,與政府管制830項中國大陸農產品進口的事實不符,因此不會有任何農民會因為簽署ECFA而失業。

  針對《自由時報》報導,台“新聞局”上午緊急召開記者會澄清。“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表示,馬英九已明白宣示將繼續管制中國大陸830項農產品,這是台灣簽署兩岸經濟協議的最基本立場,台灣不會讓步,針對近來部分媒體報導大陸商務部研究報告,要求台灣開放中國大陸農產品進口,胡興華強調,兩岸在簽署經濟協議後,必須對台灣農民有利,台灣才會談農業議題,由民意決定是否進一步開放農產品。

  胡興華指出,馬英九就職後,政府依據馬蕭競選政見主張,繼續管制中國大陸830項農產品進口。至於已開放的1,415項中,有479項是1988年至2000年5月期間,政府考量台灣農工原料需求所開放,主要項目包括中藥材、黑豆、高粱、腰果、玉米澱粉等,多為台灣少生產、依賴進口的農產品。

  胡興華強調,扁政府時期,因應台灣加入WTO,另增加936項開放項目,合計開放1,415項,而馬政府上任後,未再開放任何一項,充分照顧農漁民權益。

  “農委會”表示,包括台灣和中國大陸進行的個別研究,都是委託學術單位運用經濟模型試算,並非正式協商立場,外界不宜擴大解讀。

  “農委會”指出,為使大陸瞭解馬政府立場,政府已在年前與對岸進行非正式意見交換,使其清楚瞭解台灣農民的關切。至於未來兩岸是否會協商農業議題,胡興華說,未來必須在對台灣農民有利的情況下,兩岸才會協商農業議題。


    相關專題: 臺灣周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