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7月12日電/資深政論家孫慶餘今天在台灣蘋果日報撰文,分析民進黨。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儘管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公開讚賞簽ECFA對台灣和全球都是利多,“兩岸目前狀況勝過數十年來任何時刻”;日本急於尋求透過與台灣企業合作,進軍大陸,韓國以“Chiwan”形容兩岸經貿聯手後的競爭實力。但台灣朝野兩黨在兩岸議題上,卻像永不相交的平行線,即使已有超過六成民意有條件支持ECFA,民進黨仍反對到底,而且不惜訴諸“國會”流血衝突。
為什麼是“國會”流血衝突?因為這是最悲壯的反對形式,背後寓意“永不與中共妥協”或“永遠不做中國人”。用理性思考是無法理解“勇敢的台灣人”的行為模式的。
民進黨根本不想討論ECFA。“立院”協商針對該付委審查或逕付二讀,協議可否修正或包裹表決,這些全非民進黨興趣所在。他們只是想反對、拖延審查(拖延也是為了反對),最後打一架。然後任務完成了,他們自認盡了“抗敵禦侮”的責任,“國會”反ECFA大戲於焉“行禮如儀”落幕。
民進黨主席不是再三交代“理性問政”嗎?民進黨“立院”黨團不是鴿派聲音蓋過鷹派聲音,主張“悲壯而理智”而非“悲壯而失控”嗎?確實不錯。但台灣的“國會”文化從來沒有辯論傳統,而且“打”能一了百了解消爭議,無論打人或被打都對自己及支持者有了交代。打的動作也產生希臘悲劇那種淨化效果,使雙方突然如釋重負。“國會”打架既悲壯,又帶有救贖及發洩性質,堪稱是結合希臘悲劇及奧林匹克運動的台灣偉大發明!
焦土抗爭力阻對話
可是,台灣朝野政黨在兩岸議題及其他多數爭議議題上,情願反對到底,訴諸“國會”流血衝突,這種焦土抗爭實際阻斷了理性對話空間。而理性對話正是民主政治的根本,“國會”代議制是為理性對話而設。當朝野政黨對理性對話已經沒興趣,台灣還需要“國會”嗎?“國會”還能成為凝聚兩黨(或多黨)共識的地方嗎?沒有了兩黨共識,台灣的“國家”決策又能走多遠?
中共可以變成台灣最親密的朋友,也可以變成台灣最可怕的敵人,兩岸關係越密切,代表兩岸問題越複雜。這絕不是靠過去“漢賊不兩立”的意識形態及敵我意識就能應付。這需要朝野及兩黨一致的兩岸政策,需要國民黨與民進黨坐下來一齊商討對策,即使民進黨不贊成國民黨執政的某些做法,民進黨也該扮演好體制內的監督者,而不是如同流寇般的體制外擾亂者。
兩岸老死不相往來的時代結束了,不論全球市場或全球分工,中國大陸都是台灣極重要夥伴,政治上更必須努力化敵為友。民進黨對中國的鴕鳥政策確實已行不通,20幾歲的成年政黨還玩幼童遊戲,人民是會搖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