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英九:爭取夠長時間 兩岸深度交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1 10:20:15  


  中評社台北9月1日電/馬英九昨天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說明,開放兩岸政策後,帶來很多原本沒有想到的“和平紅利”;而他執著改善兩岸關係,旨在爭取一個足夠長的歷史階段(時間),讓兩岸能夠深度互動交流,並在這個和平基礎上,以共有的中華文化尋找解決途徑,且絕對基於“中華民國”的“憲法”架構上,這是目前“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最好的辦法。 

   馬英九指出,兩岸兩年來愈來愈和平的關係,很多國家都很肯定,包括遙遠的中美洲議長來訪時,都對兩岸關係的平穩感到開心與期待;全球各界都很關心東亞區域情勢,台海和朝鮮半島被視為東海地區兩大燃點,今年是韓戰六十周年,朝鮮半島還是戰雲密布,但台海卻是林蔭大道,“兩岸領導人沒見過面,沒有簽任何協議,卻可以達成和平。” 

   他認為,台海所受的威脅遠比朝鮮半島來得少,美日歐洲甚至澳洲都很肯定這樣的發展,“這些外交上所得的和平紅利,當初我們自己都沒有想到!”之所以執著推動兩岸開放,是希望先解決民生問題,符合“循序漸進、水到渠成”的原則,從國際和歷史角度中,馬英九梳理出來這套長期策略,因此提出“不統、不獨、不武”的基調。 

   馬英九強調,“不統”在於宣示他任期內不和大陸談統一,“不獨”是絕不主張台灣法理的獨立,“不武”即是反對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他認為,“這兩年來的發展很清楚,大陸會質疑你為何不談統一?但根本現在統一的條件不成熟,台灣無法談這個東西。”如果揠苗助長,反而欲速則不達,台語說“呷緊弄破碗”就是這個道理。 

   他堅信,兩岸要繼續發展關係,一定要朝和平方向發展。過去台灣去大陸的人很多,但現在陸客來台數已遽增到一五○萬人次,可說有史以來沒見過這麼多大陸人來台灣。若先不論對方消費多少,最重要的增加了相互認識的機會,“大概除了一九四九年有一、兩百萬軍營的人遷入台灣之後,不曾有過這麼多大陸人來台灣!” 

   馬英九認為,現階段,是爭取一個足夠長的歷史階段,讓雙方能夠深度互動交流,在這個基礎上以中華文化尋找解決的途徑;但在這個過程當中,台方絕對是在“中華民國”的“憲法”架構上,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現狀,並以九二共識作為基礎來進行。 

   他還引用軍方統計指出,這六十年從古寧頭大戰到去年,兩岸之間傷亡約為三萬人,跟被日軍徵召去打仗傷亡的人數差不多,“由此可見,台灣是個福島,繼續維持,不是很好嗎?”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