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吳聯星:要讓陸生帶著一技之長回大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9 00:25:25  


吳聯星表示,陸生來台,孔子的有教無類在台灣才能落實。(中評社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9月9日電(記者 黃惠玟專訪)陸生明年即可到台灣就讀大學及研究所,但只有2千名的限額,私立學校文教協會理事長吳聯星接受中評社專訪時指出,開放陸生入台是兩岸教育合作發展的里程碑,沒有上萬名陸生入台,對兩岸和平起不了作用。儘管如此,陸生究竟要來台了,實現孔子所說的“有教無類”,讓他既感動又鬆了一口氣。

  吳聯星1931年生,韓國祥明大學榮譽博士,雖然沒有很傲人的學歷,但“黑手仔”(台語:機械技工)出身的他,不但創辦大明機械,1974年他還一圓創校的夢,買下當時位於彰化市的建國工專,經過30多年來的努力,將學校從工專、升格到技術學院,到目前的建國科大。擔任建國科大董事長的他說,經營學校目的很簡單,他就只想讓年青人都有一技之長而已。

  出任私立學校文教協會理事長後,吳聯星這兩年來多次往返兩岸力促陸生來台修習大學、研究所學位。他指出,台灣不接受陸生來台讀書不光是無法讓教育發展走向國際化,更嚴重違背孔子說的“有教無類”精神,這對發揚孔孟思想的台灣無非是一大諷刺,再說兩岸交流隨著馬政府上台更加的熱絡,教育的交流沒有理由往後退,兩岸年青人的交流是很自然,順時勢而為的事。

  他認為,台灣的高等教育總共有兩條路,一條是走菁英的大學之路,這一條畢竟是屬於天才、少數的路;另一條則屬於多數,給予年青人一技之長的技職教育。台灣過去這些年來力推技職教育,而且還相當成功,特別是近來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台灣的技職教育正好恭逢其盛,比起日、韓的技職體系,兩岸同文同種,台灣的技職太符合中國大陸需求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專題: 臺灣焦點人物專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